第十九章:阿远的朋友
人类永远不会被机器取代。
因为人是有感情和温度的,我们身上流淌着的是血液,具有独立的思维,而机器是冰冷的,它们身上储存的是电流。
没有温度,只有麻木。
面对同样一件事情,或许机器的效率会很高,有时候会高到人类无法企及的高度,但结果恐怕不会那么尽如人意,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机器没有人类灵敏的应变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吴勇发现的那三名蛙人葬生于深海的原因,他们过于依赖手中的仿生鱼,认为只要它能够找到石碑的坐标,就能轻松完成任务。
事实上,水下的情形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千万倍。
否则周凌背后的老板也不会出每人一百万的价格,去雇佣那六名水手,要知道一百万放在任何年代,都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其所附带的风险性自然是成正比的。
半个月前,东海水下二百三十七米处。
一只指甲盖大小的探测仪附在了一块长163公分,高77公分,宽59公分的物体上,同时身上的指示灯由绿转为红色。
三分钟后,海面上一艘客船的船舱内。
一块大屏幕上显示着探测仪在水下传送回来的画面——一块长方形石碑。
“行动。”周凌一声令下。
李超带着三名蛙人率先下水,接着六名雇佣过来的水手也紧随其后,最后是周凌和王学军也一同潜入海底中,朝着探测器指定的位置潜行。
就在他们潜到一百米深的海域时,客船的屏幕上画面突然间出现了一只手,可是这个时候,周凌等人才潜了一百米,无故出现的那只手,究竟是人是“鬼”?
随后屏幕一片漆黑。
海面上的那艘客船随着水流起起伏伏,空荡荡的,停留在海上。
深海二百六十米处。
队伍中隐约是有人打开了探灯,一束强光射将开来,正当这群人为发现并看清石碑的位置而兴奋时,紧接着一大群黝黑的物体,朝着水下的三名蛙人蜂拥而去——那正是一群没有肉的鱼。
几乎是瞬间,比撕咬铝制罐头还要快。
三名蛙人的脸全部被撕烂,深海中顿时猩红一片,其余人全部撤退,但速度远不及那些怪鱼,接连三名水手命丧黄泉,随后又是一片漆黑,便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一片浑浊的泥沙与猩红的血肉在深海里沉浮着。
“你怎么了?没事吧?”透过面罩里的对讲设备,胡力对马回说。
“没事。”马回摇了摇手,放下手中的一块指甲盖大小的探测仪,“大家跟紧我,没有我的允许不要打开探灯,随时报告自己的位置。”
“收到。”大家同时应声道,此番除了王凯和一名船员其他人都下水了。
出发前大家一致决定让马回担任此次水下勘测的领队。
目前胡力一行人已经潜到了二百米的深度,对于常年经过训练的水下考古学家来说,这样的深度是能够接受的,队里的人基本上都能潜到三百米,包括王素雅在内,所以暂时没有人员出现不适。
而刚才的画面全部是马回通过水中那块损毁的探测仪看到的,当然他是在潜意识里看到的这些画面,这就是马回祖上历代相传的一种奇特的异术——探境。
它能够让人感知到物体曾经见证和发生过的事件,但这种特殊的能力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守陵人是不会拿出来使用的,正因为它有着探知过去的能力,才得以让马回的祖上千百年来有足够的能力和信心守护蛟龙于匣于安然。
这也是一千多年前,古格王朝的国王信任马回祖上的原因所在。
千百年来,历代的守陵人均没有用过它,马回也没有想到,这个例子到头来让他给破了,而且还找了整整十八年之久。
对于水下作业,胡力并不陌生,曾经在考古所里的时候,就曾参与过多次的水下考古任务,不过加起来都没有今天这一次的压力大。
因为水下考古,尤其是针对这种勘测任务,相当于田野考古中的寻找墓穴位置,是极其需要耐心和体力的。
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真正的问题在于一旦长时间水下工作,随时都会有潜在的危险发生,譬如遭到大型海洋生物的攻击,当然这种概率很小,最重要的还是潜水设备,虽然此次考古队配备的都是顶级的潜水装备,他们每个人身上的装备一整套下来差不多要五万块,但也保不准有意外发生。
好在大家都很有经验,面对突发状况都能够及时的调整和应对,况且此次行动都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