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总助理的话让暖月和程屿心头一紧,江边工地的新发现究竟会是什么?两人正准备动身,街道上突然传来一阵欢快的锣鼓声。暖月下意识地抬头看向窗外,阳光透过茶馆窗棂洒落在古旧的木地板上,映出细碎的光斑。
"先别急,"李婶拉住他们,眼神中带着期待与喜悦,"今天可是糖果店重新开业的大日子,街坊们都准备好了,可不能让大家失望。那工地的事,让考古队先看看也不迟。"
暖月这才想起来,经过三个月的装修,糖果店今天要重新开业。奶奶的这间老店,历经沧桑,如今终于要以全新的面貌重生。街坊们早早就在筹备这场盛典,为的就是庆祝老街重获新生。她的心涌上一阵暖意,想起昨晚整理柜台时发现的奶奶留下的糖果配方本,那熟悉的字迹让她倍感温暖。
清晨的阳光洒在糖果店崭新的门楣上,"棉花糖"三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门楣是程屿特意找人按照老照片的样式重新打造的,每一笔每一画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门前的台阶焕然一新,红毯从门口一直铺到街心。张叔特意找来了老城里最后一支铜管乐队,那是他好不容易从城南找来的,队长还是他五十年前的老相识。悠扬的音乐伴着欢快的锣鼓声回荡在整条街巷,让这个清晨格外热闹。
"看看,这气派的!"王大爷乐呵呵地说,手里还拿着特意修好的老座钟,眼角的皱纹里都是笑意,"等会儿到点了,我就让这钟敲响。这可是我花了一个星期才修好的,以前你奶奶开店的时候就是用这个报时。"他说着,轻轻擦拭着钟面,动作无比轻柔。
店内的摆设焕然一新,古朴的红木柜台经过精心修复,每一处雕花都闪着温润的光泽。玻璃橱窗里陈列着各式糖果,每一颗都经过精心摆放。传统的棉花糖、桂花糖一应俱全,还有暖月新研发的"映月系列"特色糖果。这是她熬了几个通宵才完成的新品,每一款都用老街元素作为包装设计,精致而典雅。
秦漫一大早就来帮忙布置,她刚从澳洲回来,特意赶在开业这天到场。"这个包装太有创意了!"她拿起一盒"钟楼记忆"糖果赞叹道,"钟楼的剪影配上烫金工艺,既有传统韵味又很时尚。这创意我猜是程屿提供的吧?"
"是啊,"暖月笑着说,想起程屿连续几个晚上熬夜画设计图的样子,心里涌起一阵甜蜜,"这些包装都是根据老街的标志性建筑设计的。你看这个'映月糖'的包装盒,打开后还能变成老街的立体模型。程屿说这样不仅能让游客带走美味,还能带走一份老街的记忆。"
街坊们陆续到来,每个人都带来了贺礼。李记糕点店送来特制的桂花糕,那是李记老板娘连夜赶制的,用的是新采的桂花。茶馆的李婶带来上好的龙井,还特意用了奶奶生前最爱用的紫砂茶具。就连平时话不多的王大爷也特意修好了一只老座钟作为礼物,那是他珍藏多年的老物件。
"来来来,大家都尝尝这个!"暖月将一盘特制的"团圆糖"分给大家,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她的眼眶有些湿润,"这是根据奶奶的配方改良的,加入了桂花和红豆的味道。奶奶生前最爱桂花香,每到秋天都会亲自采摘。"
众人品尝后纷纷称赞。这颗小小的糖果,既保留了传统的工艺,又融入了新的元素,就像这条焕发新生的老街一样,在传承中创新。李婶吃了一颗后连连点头:"这味道,真像极了你奶奶当年做的!"
"是啊,"张叔也感慨道,"记得你奶奶刚开店那会儿,我还是个小伙子。每天清早经过这儿,都能闻到甜丝丝的糖香。"说着,他的眼神变得有些恍惚,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店里渐渐热闹起来,秦漫和几个年轻人在布置直播设备,准备做开业直播。李婶在柜台边帮忙招呼客人,王大爷则在一旁细心地调试老座钟。暖月站在柜台后面,看着这熟悉的一切,突然觉得鼻子有些发酸。
就在此时,程屿突然走到暖月面前,神情异常严肃。整个店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听见外面铜管乐队的声音依稀传来。暖月注意到程屿的手微微发抖,这个平时沉稳的建筑师,此刻却像个紧张的小男孩。
"暖月,"程屿的声音有些颤抖,眼神中却充满坚定,"记得我们小时候在天台的约定吗?当时我说要守护这间糖果店,守护这条老街。如今,老街保住了,糖果店也重获新生。但是对我来说,最想守护的始终是你。从你接手糖果店的那天起,我就知道,这辈子再也离不开你了。"
说着,他从口袖中掏出一个精致的糖果盒,那是用老街青砖的颜色特别定制的。打开后里面是一枚戒指,在阳光下闪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