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时光里的棉花糖 > 第45章 风雨欲来

第45章 风雨欲来

白色的执法车停在了巷口,车门打开,穿制服的人开始陆续下车。他们动作整齐,面无表现,像是在执行一项再普通不过的任务。街坊们的脸色都变了,李婶手中的茶壶微微一颤,茶水溅在桌上。

"不用怕,"暖月的声音异常坚定,她能感觉到自已的心跳很快,但声音却出奇的平静,"我们什么都没做错。"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天空越发阴沉。暴雨前的压抑感越来越重,空气中充满了不安的因子。十二点,执法人员开始挨家挨户发最后通知。他们的脚步声在石板路上回荡,每一声都像是敲在人心上。一点,有几家小店禁不住压力,开始收拾东西。木箱搬动的声音、叹息声、压抑的啜泣声,交织成一曲让人心碎的乐章。两点,乌云密布,雷声轰鸣,仿佛天空也在为老街叹息。

暖月站在店门口,倚着那扇见证了几代人岁月的老门,看着街上的一切。曾经熟悉的街巷,此刻笼罩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中。路边的梧桐树在闷热的风中轻轻摇曳,叶子发出沙沙的响声。她想起奶奶常说的话:风雨越大,越要站稳脚跟。此时此刻,她终于深深理解了这句话的分量。

两点四十五分,执法车缓缓驶近,引擎的轰鸣声让人心头发紧。就在这时,一辆挂着文物局牌照的黑色轿车稳稳地停在了巷口。

"专家组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这声音像是黑暗中的一道光,给了所有人希望。

从车上下来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是昨天提到的方教授。他穿着一件浅色中山装,背脊挺得笔直。他的身后跟着几位专家,手里都拿着笔记本,神情严肃而专注。

"方教授!"程屿快步迎上去,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轻松的表情。老人认出了他,点点头:"来得正是时候。"他的目光扫过街道两侧,在执法车上稍作停留,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方教授走进糖果店,仔细查看着每一件老物件。他的动作很慢,但每一个眼神都透着专业。当他看到那套百年青花茶具时,眼睛亮了起来,苍老的面容上浮现出惊喜:"这是乾隆年间的官窑仿品,工艺精湛啊!你们看这个釉色,这个纹样,都是那个时代最顶级工艺的体现。"

李婶连忙说:"这是我家祖传的,一直用它招待贵客。"她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我爷爷说,这是他爷爷那辈传下来的。"

老人又翻看着张叔收集的老照片,不时点头。他的手指在每张照片上细细抚过,仿佛在抚摸历史的痕迹。当他走到柜台,看见暖月摆放的老式糖果模具时,突然说:"这个我认识,是清代宫廷糕点房用的那种。你们看这个花纹,这个工艺,绝对是宫廷作坊的手艺。"

"真的吗?"暖月惊讶地看着那些模具,这是奶奶留下的,她一直不知道来历。此时回想起来,奶奶生前总是特别珍惜这些模具,每次用完都要仔细擦拭,用红布包好收起来。

方教授从包里拿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封皮已经泛黄,边角都磨损了:"二十年前,我就来过这条街。"他翻开笔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文字和速写,"当时就发现这里的历史价值非凡。现在看来,保存得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他转身对身后的专家组说:"开始测绘吧,每一处细节都要记录。这里完全符合历史文化街区的申请条件。这种完整保存的清代商业街区,在全国都不多见了。"

这句话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阴沉的天空。街坊们的眼里重新燃起希望,连空气都仿佛变得不那么压抑了。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陈总带着人走了进来,脸色阴沉得可怕,西装革履的样子与老街的氛围格格不入:"方教授,您这是?"他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惊讶和愤怒。

"我们在进行文物评估。"老人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带着几十年从教的威严,"根据《文物保护法》,在评估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对历史建筑进行破坏性改造。"他说着,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身边的助手。

陈总的脸色变了又变,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可是..."

"没有可是。"方教授打断他,目光如炬,"这条街的价值,远比你想象的要大。它不仅是一条街,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记录着这座城市的记忆。"

外面又是一声闷雷,这一次,没人感到害怕。云层中透出一线亮光,像是黑暗中的希望。暖月看着窗外乌云密布的天空,知道这场风雨即将过去,但更大的考验可能才刚刚开始。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她握紧了程屿的手,感受着他手心的温度。他的手很暖,给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