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婶茶馆的一地狼藉还未收拾完,映月巷就迎来了新的风波。初秋的清晨,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桂花的香气,街道两旁的梧桐树开始泛黄。一大早,糖果物语连锁店门口就挂起了醒目的降价海报:"全场商品五折起"、"新品上市特惠"、"老字号口味,平价好选择"。暖月推开店门的瞬间,扑面而来的凉意让她不自觉地裹紧了外套。她站在自家店门口,望着街口蜿蜒的人流,心里泛起一阵苦涩。
"暖月,你看这个!"秦漫踩着高跟鞋快步跑来,鞋跟在青石板路上发出急促的声响。她的脸因为奔跑而微微泛红,手里紧紧攥着糖果物语的新品宣传单。单页上赫然印着"映月记忆系列"几个烫金大字,产品包装和造型与棉花糖糖果店如出一辙,连标志性的蓝白相间的包装纸都一模一样。甚至连暖月前几天刚推出的桂花糖果礼盒,都被他们完全照搬了设计理念。
"这也太明目张胆了!"秦漫气愤地说,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连我们的宣传语'百年老街,甜蜜记忆'都抄,简直是在蹭老字号的名气。"她翻出手机,给包装盒拍了几张照片,"这些都是证据,我们一定要讨个说法!"
暖月接过宣传单仔细查看,发现连包装盒上的老街剪影都完全相同,只是把"百年传承"改成了"百年匠心"。她的手指微微发抖,指甲不自觉地抠进掌心。这哪里是正常竞争,分明是要置她们于死地。想起前几天李婶茶馆被砸的场景,她的心又揪了起来。
店内,小丫正在接待一位头发花白的老顾客。她穿着整洁的工作服,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但额头已经微微渗出汗珠。"徐阿姨,对不起,我们家的价格确实比连锁店贵一些,但是每一颗糖果都是纯手工制作,原料也是......"
"贵一倍啊!"老顾客打断她的话,声音里带着不满,"他们家还说你们用的原料不正宗,是便宜货冒充的。我家小孙子过生日,总不能买些不放心的东西吧?"
暖月听到这话,脸色瞬间煞白。这些年来,糖果店最看重的就是用料的品质。红糖要用黔东南的老红糖,桂花必须是本地新鲜现采的,就连包装纸都是专门定制的食品级材料。现在却被人污蔑......她的手紧紧攥着柜台边缘,指节发白。
"徐阿姨,"暖月快步上前,声音有些哽咽,"您是看着我长大的,也知道我奶奶的为人。这个配方传了三代,每一样原料都是一样的标准。您要是不放心,我可以带您去仓库看......"
老顾客叹了口气:"丫头,我知道你们家的东西好。可现在这个价格差得实在太多了......"说完,摇摇头转身离去,留下满屋的沉默。
午后,几个员工围坐在店里的红木圆桌旁,气氛凝重。阳光透过花格窗棂,在地上映出斑驳的光影。"老板,要不我们也跟着降价吧?"阿芳迟疑地提议,她已经在店里工作了十五年,是除了暖月外最懂制糖工艺的人,"再这样下去,生意真的要黄了。"
"降价不是出路。"暖月摇摇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面上的木纹,"我们的成本摆在这里,原料品质绝不能降低。那是奶奶的坚持,也是我们的底线。"
"可是现在每天的营业额连上周的一半都不到。"会计小张愁眉苦脸地翻着账本,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担忧,"再加上这个月要还银行贷款,还有房租、水电、员工工资......"
正说着,又一个坏消息传来。供货商打来电话,说是收到举报,要对原料进行重新检测,这意味着至少半个月不能供货。暖月瘫坐在太师椅上,感觉四面八方都是压力。她望着墙上奶奶的照片,那慈祥的笑容此刻却让她更加心痛。
"我来叫个外卖吧,大家边吃边想办法。"秦漫掏出手机,却发现外卖平台上也全是对糖果店的差评——"原料不新鲜"、"价格虚高"、"服务态度差",密密麻麻的一星评价。"这些评论,明显是有组织的抹黑!每条用词都一模一样。"
傍晚,张叔匆匆赶来,老人家因为急走几步而喘着粗气,花白的头发还带着细密的汗珠。"不得了了,他们开始挖我们的老顾客了!刚才我看见周明亲自去拜访钱老,西装革履的,提着高档礼盒。说要给他们养老院长期供货,价格只要我们的三折!连送货都是专车......"
"三折?"暖月心里一惊,指甲不自觉地掐进掌心。她快速计算了一下成本,"他们这是在亏本啊!光原料成本都不止这个价钱。"
"这叫掠夺性定价。"程屿的声音突然从门口传来。他快步走进店里,西装外套随意地搭在手臂上,领带也松了松,显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