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濯枝录 > 瑶台有路(三)

瑶台有路(三)

瑶台有路(三)

月影浮动, 孤灯残照,枯叶随着雨水粘连在石阶前。

谢临意将自己关在房中,无人敢扰。

他们今日去收拣了老师的遗物。

老师留下的几架书册与诗文, 他们各自收回珍藏。

他翻出箱子中一册蒙灰的书卷, 拂袖轻轻拭去覆盖的尘埃,如执珍宝。这本游记,许是老师年轻时登临山川时所着。

他的目光向下游移,发觉游记底下压着一本他自己的课业,其间还有老师执笔所写的批注与释意。

那一年,他十四岁,正是张扬狂妄的年岁, 笔下的文字自然也疏狂奔放, 肆意挥毫。老师叫他收敛性子,戒骄戒躁, 逐字逐句圈出他的言辞不妥之处。

他没想到,老师一直收着这本如今看起来令人贻笑大方之物。

原来,老师一直都记得。

他衣袍浮动, 衣摆划出一道疾风,将烛台卷落在地。屋内最后一丝光亮也倏然熄灭。

黑暗还未全然笼下时, 房门被人从外打开, 带进来清冷的风与一丝光芒。

“谢临意, 你在哪?”四下幽暗, 江潇潇一时寻不到他, 脚下还被绊了个踉跄。

书房宽敞,柜架桌案统统移位, 地上灯影映出满地狼藉。屋内被颓靡之气深深填满。

“在这。”与黑夜融于一处的身影缓缓起身,声色沈痛沙哑。

江潇潇眸生锐痛t, 看着他这副消沈之样,她几乎也日夜忧心难眠。她逐一点燃房中的烛台,明亮的光芒瞬间充盈满室,欲破窗而出。

“暗就点灯,点灯就会亮了。”

谢临意蓦然擡眸,冷散的眼中注入一丝温意。

“我知道你很难受,我们都是。”江潇潇将食盒放于杂乱的桌案上,“但是难受过后还是要站起来。用膳罢,是我做的,我要看着你吃完。”

她将菜肴盛出,示意他坐过来。

“吃罢。”

失去至亲之人的伤痛,她幼年时便体会过不止一次。她能理解他,知道他心中的所有悲鸣。可有些痛楚适合藏于心底,时刻带着它一往无前。

就如她失去双亲,哭过之后仍要好好活着,因为挂念她的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希望她好好生活。

“六岁那年我爹走了,几年后,我娘又走了,那时候我一个人,孤苦辗转差点死在一场大病中。可我熬过了那段时日,站起来好好地活了下去。再过了几年,我便遇到了你,我爹娘一定很开心。”她眼眶中晶莹泛动,深藏于其间的汹涌呼之欲出,“他们一定非常开心。”

“我也会让你一辈子都开心的。”谢临意胸膛震动,心中再次被重物一击,真切地凝望着她。

“好啊。”江潇潇用指尖点拭眼尾,“你要让我开心,那你眼下便先做一件让我放心之事,先用膳。”

谢临意吃着温热的饭食,口中苦涩蔓延到舌根,虽味同嚼蜡,但还是把饭菜吃完。

“第二件事,把你的书房收整好,不准再坐地上。”

谢临意点头:“立刻就收。”

“七日后的同州之行,我与你一同去。”江潇潇将落至脚边的书捡起,摞成整齐一叠。

上次他以打趣之意相邀她同行,而她并未给他一个准确的答覆。

而这次,她主动开口。她想陪在他身边,这段时日,让他不再一味深陷过去的伤痛中。

此次随驾同州,声势浩大,仗仪壮阔,京中留下的唯有各部堂官寥寥数人。

熙王身体有恙,虚弱难起,仍卧病在床,熙王妃身怀有孕,自然经不住长途奔波,夫妇二人照旧留守京都。

瑞王常王一早便入宫向皇帝请罪,称自己年迈沈屙,不堪车马颠倒,义正言辞请皇帝降罪。

傅长麟哪能真正处置了这些皇叔,惹人非议。加之他仍沈于程绍礼之死的悲郁中,无心他事。若非国律,他本是想将祭拜大典延迟到来年。

可朝中有官员频频上奏,以祖宗礼法不能违背为由,提议祭拜大典一律照旧。

傅长麟左右为难,最终还是决定年关前往同州,毕竟走完这一趟,来年还有来年的事。

面对瑞王常王的委婉请辞,他欣然应下,留他们在京安养,左右这二人折腾不动,他也无心理会,任他们如何。

这天清晨,燕京城车马动荡,皇城空了一半。来往百姓见御驾圣容,纷纷跪下齐呼,遥遥相送。

城墙之上,有两人执手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