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濯枝录 > 苍山负雪(二)

苍山负雪(二)

苍山负雪(二)

第二日清晨, 阑风长雨。

天刚蒙蒙亮,使臣海云尔便率浩浩汤汤一队人马离开燕京城门,原路返回邑国。

密雨遮蔽, 马蹄声远去, 燕京又恢覆往日的宁静。

可到了上值的时辰,却唯独不见梁延春的人影。

大理寺众人只当他第一日上值还不习惯,于是乎并未大张旗鼓寻人。可一直等到晌午还不见人来,谢临意这才觉得怪异,即刻停了手头的事务去寻人。

梁延春清正奉公,绝非好逸恶劳之人,今日又未曾告假, 怎会刻意耽误上值的时辰。

他先派人去明开府与梁延春的住处寻人, 可衙役回报无果。

他转而又亲自到梁延春的老师齐覆家中询问,齐覆的妻子蔡氏说他这两日并未来过府上, 若不在衙门与住处,也不知他去了何处。

大理寺的衙役只能找到平日里与他有些交情的好友,却也得以告知不知他的下落。

一直到天暗下来, 也未曾寻到他的一丝踪迹。

齐覆也心急如焚,派出官差满大街寻人。

街巷丶皇城丶渡口丶加之各处梁延春曾出入的书馆店肆皆被翻了个底朝天, 通通无功而返。

燕京城内竟有官员无故失踪, 实在令人骇然震惊。

“他昨夜与你们在不贰阁吃酒?”下值后, 裴谙棠匆匆自都察院赶来大理寺, 寻找梁延春的下落。

雨丝盖地, 枯枝摇曳,不见光影。

“正是。”昨夜与梁延春同桌吃酒几人皆被传来问话。

裴谙棠问:“他昨夜是何时走的?”

明开府一位姓董的书吏回应道:“这……下官不知, 我们酒过三巡后醉得迷迷糊糊,只隐约记得家中派人来寻。我们几个皆是先他一步归家, 至于他是何时走的,我们也不得而知了。”

裴谙棠眉头紧蹙,神色深沈。

他们正是因为发现梁延春一早未曾来上值,才察觉他失踪的,那他极有可能是更早前便失联了,只是今早才被众人发觉而已。

若是如此,那眼前几位明开府的书吏应是在梁延春失踪前最后一次见过他的人。

那几人离去后,留下梁延春一人,那时他独自在不贰阁。不贰阁是酒楼,一贯客流来往成群,生生大活人不可能在酒楼内无缘无故遇事,平白失踪。

那便可能是他在归家途中或是在家中发生了何事。

裴谙棠满目忧色呼之欲出,“昨日在宴席上,可有发生过什么事?或者见到过其他什么人?”

众人纷纷回想,皆是摇首否决,只道一切稀松平常。

齐覆年纪大了,双鬓染上花白,浓沈夜色将他的背脊压得弯驼。他披着寒衣时而踱步时而顿足,忽然猛咳几声,郁结的忧虑堵在心头,如何也挥散不去。

“天色已晚,齐大人先回府等消息罢。”裴谙棠只能稍加劝慰,“有了延春的消息,我会派人去府上通传。”

齐覆连连摆手,面容片刻之间便显得苍老许多,眼底融进混浊,“我不及你老师年高德劭,门下桃李众多。我一生庸碌,唯有他这一个出色的学生,他父母早逝,我一生无子,早已把他当作我的儿子。他虽性子拗峭,一腔孤勇,但他时刻都敬重我这个老师,做任何事之前,哪怕被我痛斥几句,他也不会一句也不告知我,便放手独自去做。如今他未留下一句言语便不知踪迹,你叫我如何放心?你知道吗,我这心中惴惴难安,难静一刻。”

裴谙棠喉间忽涌上一片哑涩,不知言何,却能感同身受。

齐覆待延春,一如他的老师待他。

他还记得刚来明开府时,梁延春揽过定阳侯世子的案子,却被齐覆当场怒斥不知天高地厚。

那时,他可以看出,齐覆是不想让他卷入朝廷纷争。

他清白皎洁如一张纸,与其擦拭污浊让自身毁碎,不如就这样纯然自在过一生,至少自在安康,无灾无难。

每个人心中的道都不同,于齐覆而言,他只想看自己的学生平安,这就够了。

“我知道。”裴谙棠沈缓道,“延春也是我的好友,无论如何,我都要找到他。”

深冬雨夜,燕京街巷火光闪闪,人影交错。

各处府衙的官差蓑衣加身,举着火把走街串巷寻人。脚步溅起的雨水声清亮纷杂,急促有声。

“裴谙棠!”

裴谙棠衣衫尽湿,听到身后熟悉的一声话语,握着伞骨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