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濯枝录 > 因果轮回

因果轮回

因果轮回

皇宫, 御书房。

茶瓯香篆,檀香袅袅。

“这帮老匹夫,真是罪该万死!”

一道带着怒意的清亮女声响起, 打碎了静谧之中蔓延的愁绪。

皇帝傅长麟刚及弱冠, 本是清澈意气的眉目间满是忧色和疲态。

看着姐姐如此触怒,他擡手唤来小宦官奉来热茶,“皇姐莫恼,尝尝上月辽国进贡的新茶。”

长公主傅昭宁与傅长麟一母同胞,二人都乃先帝的舒妃所出。舒妃去得早,幼年时傅长麟多是长姐带大,姐弟俩自小便感情深厚。

傅长麟轻柔眉头:“朕已派了宵阳司和禁军将那些闹事的官员送了回去, 如是有人再敢闹议争执, 朕绝不轻饶。”

傅昭宁性子一贯外敞急烈,因先帝膝下就她一个女儿, 宠爱之下便养出了一身傲气,“还喝什么喝?那些奸佞贼子与妖后其心可诛,这群腐朽酸臭的老货, 他们是料定了不敢处置他们不成?!”

长公主纵使快四十年华,却依旧容颜艳丽, 风姿万千, 深刻的眉目之下是一双明艳深邃的丹凤眼, 染上愠色之时更显幽沈锐利。

她幼时便不爱那女儿家的玩意, 只对那烈马刀枪起了兴致, 先帝宠她,便也准许师傅教她习武。

习武之人身上难免一股逼人的锐气。

小宦官奉上茶时, 被她凛冽的眼神一杀,霎时手心沁出一层细汗, 吓得躬着身子匆匆退下。

早朝闹事的起因乃是褚党因书院一案对当年李家怨恨之心再度覆燃,暗中召集名下之臣于今日早朝在殿中长跪不起,说是联名上奏,其实就是施压相逼皇帝下令彻查李家馀孽。

皇帝气的愤然退朝,这帮怀有不臣之心的老臣便长跪殿外,仰头哀呼当年的飞燕诗案,痛斥李家逆贼是如何的狂悖奸诈,追忆赞誉先帝是如何的清正威严。

当年的飞燕诗案乃是先帝御批亲审,自古以来君父之言便是无上至理,君父说飞燕诗案李家一族是乱臣贼子那他们便就有罪该死。

这些褚党一派的老臣闭口不提江庭书院案,而是揪着前朝的旧案重提,要求皇帝彻查清扫李党馀孽,皇帝若充耳不闻,那便是有违先帝之意,子逆父案,是为大不孝。

傅昭宁也是在府上听说了早朝的事,当即便怒火中烧,匆匆进了宫。

她身着一身宫装,眉眼间依旧矜傲丽质,却又透着一丝沈稳的威仪,“飞燕诗案乃是褚党那帮奸贼刻意制造,当年的李家虽把持朝政,无恶不作,但罪不至牵扯到九州万方的无辜t之人,十三年前枉死太多人,如今他们竟还要以这莫须有的罪名去泄一己怨恨。”

傅长麟也眸光深深,沈吟片刻后,道:“如今便是要等小温卿归来,方可平息这些人的口舌。”

傅昭宁抑不下怒气,仍是骂了句:“奸诈小人,狗苟蝇营。”

皇帝身边服侍的大太监曹宁德非但不畏这冰冷的气氛,反而一脸喜色地躬身进来禀告:“陛下,长公主,世子回来了,此刻正在御书房外。”

傅昭宁听闻神色一动,适才那股气焰立即压下去,眉心舒缓下来,话语中带着轻责:“他还知道回来?”

“阿霁回来了?快请他进来。”傅长麟亲昵地唤着谢临意的表字,示意曹宁德唤人进来。

谢临意自幼在宫中长大,任凭许久未曾进宫,步伐也不曾生疏。他一身雪青色浮光锦金纹直裰,步履生风,俊逸丰姿。

刚走进御书房便察觉周遭萦绕着一股低沈之气,他笑了一声,微微向皇帝行礼,“舅舅和母亲为何这般恼怒,我方才还未进来,便觉察到一丝凛冽之气。”

傅长麟虽辈分大了一辈,年纪却还比谢临意小了一岁。舅甥两也是自小一同长大,最是亲密无间。

“阿霁,章州那带可还好?”

谢临意点头:“好极了,江南山清水秀,人也极好。”

简直与他刚到章州时埋怨酒都喝不到一壶上品的话语大相径庭。

如今回想起,他还无比庆幸陪着裴谙棠去章州的选择。

傅昭宁站起上下打量了他几眼,见他身姿如旧,身形稳健,与离开时并无两样,这才暗中舒了口气。

她性子如此,向来潇洒随和,纵使对儿女关爱心切,也极少在儿女面前露出好言好语的慈母之态,心软常常不溢于言表。

“谢临意,你还知道回来,你父亲和妹妹整日在府上念叨你,聒噪至极。”

谢临意知道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