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李洵的开导劝解,顾兴终于想通了心中郁结。¥小?说¥|¢宅=_ ¥?更*·新2|最-快3a(
不再因为没有妙计,而暗自苦恼,也不会愁的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说话间,两大碗面条被李洵的亲兵端了进来。顾兴见状二话不说,直接上前抢下一碗,三五口便吃了个精光。吃完之后,他擦了擦嘴,掷地有声道:“元帅大人,末将先回去睡觉了。”“过几日的攻城,我朔方军愿为主攻!”“好!”李洵笑了笑,眼神中满是欣慰。顾兴是他一直以来,都在竭力培养的接班人。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将当时年仅十六的顾兴,提拔为朔方军主将。而顾兴所苦恼的问题,也不是什么大错。或者说,每个年少领兵的将领,几乎都遇到过与顾兴,一模一样的问题。他们缺乏经验,太执着于妙计制敌。总想着因为自已的计策,而打赢一场战争。可双方动辄数万,数十万将士的大战,容错率高的可怕。哪有那么多厉害的妙计,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战争,拼的是时间,是钱粮,是耐心。历史上打了三五年之久,才分出胜负的大战比比皆是。也有的打了几年之后,双方都承受不住后勤压力,最终握手言和。/x~t,i¨a~n\l*a`i/.`c/o,m·攻下一座城池,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五日之后。北疆大军的一切攻城准备,均已妥当。李洵也站在中军大帐,开始发号施令。他打算先对扬州城,试探性的进攻一次,看看敌军将领的守城水平如何。而精锐强悍的朔方军,自然是主攻的不二人选。不过朔方军却不能出场太早,需要有其他人,先替朔方军承受住敌军的第一波反击。“庞信!”只见李洵大喝一声,下方立即有一名身材高大健硕的将领,应声而出。“末将在!”庞信拱手喊道。“你带领麾下的两万代郡将士,攻打扬州城北门!”“末将遵命!”“伍寿!”李洵再次大喝,“你带领麾下两万南州将士,攻打扬州城东门!”“史固...”“杨淳...”“俞康...”一个个将领的名字被李洵叫到,又各自被他委以重任。直到所有人都有了安排,李洵这才作罢。“呜~~呜~~呜!”过了一个时辰,沉闷的号角声响起。数万北疆军的将士,宛如潮水般,朝着扬州城四面城门涌来。?j!i.n-g?w+u\x¢s-.^c′o′m/“不要慌!不要慌!”北面城头之上,魏宁手持长剑大声呼喊。指挥着麾下的将士站稳脚跟,不可仓皇乱跑。其他三个城门,他已经交给了自已的几个副将镇守。而防守难度最大的北面城门,自然要由魏宁亲自坐镇指挥。“滚油、热水,再加把火,赶快煮沸!”“滚石也圆木也准备好,听本将号令!”“弓箭手,弓箭手不要靠的太前,射完箭就退后,搭好箭再去前面射!”“盾牌兵呢?盾牌兵顶上去!”一道道命令,从魏宁口中接连喊出,一切有条不紊,调度得当。魏宁的太守之职虽是文官,可他却也是出身于将门世家,颇懂用兵之道,称得上文武双全。 在魏宁的指挥下,扬州城北门将士们总算是镇定下来,纷纷按照命令对敌。惨叫声顿时响彻城墙。“不要怕,压上去!”“云梯,架云梯!”“让他们见识下,我代郡将士的厉害!”另一边,负责攻打北门的庞信站在第一线,手持砍刀疯狂嘶吼。此刻,他的心中憋着一股劲,迫切需要发泄出去。想他与顾兴都是北疆将领,那凭什么自已麾下的将士,就要替朔方军去送死?当然,庞信与顾兴之间并无恩怨。只不过他想要证明,代郡将士同样也是北疆精锐,半点不输朔方军!“弓箭手,放箭!”“井阑推过来,快上!”一道道身穿代郡铠甲的身影,在城头上跌倒坠落。下一秒马上又被他们身后的同袍顶替,再次冲上云梯,攀上城头。鲜血逐渐浸湿城头,染红墙砖。此时的扬州城墙,就仿佛一尊巨大的石头磨坊,默默碾碎着双方将士们的血肉。一个时辰慢慢过去。两万代郡军,已死伤四千有余。但是他们的牺牲,对于北疆军来说却是值得的。扬州城上的滚油、巨石和圆木等物,此刻均消耗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