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歇歇气,过来吃点儿东西吧。”
自从云家带头给工地送了糖水后,每天下午都有人送茶水过来,有时候还能有两三拨撞在一起,不过却是第一次有人送干粮来。
监工的刘向荣看着满满四大筐馒头,很是不好意思:“孙管家,为这村学孙老爷已经出了不少钱,如何好意思再让你们破费。”
孙管家笑:“这算什么破费,只是我家老爷的一点心意而已,大家别客气。”
在孙管家的再三劝说下,大伙儿这才接过馒头围成一圈吃起来。
孙管家虽说这是杂粮馒头,但白面用得多,吃起来自带一股香甜,这样的馒头即便过年都少见。
有些人便舍不得吃了,想要带回家给孩子或者老人吃。
“大伙儿放开了吃,今儿馒头做得有多,够你们吃完之后还带几个回家去。
果然,他这话刚说完没多久,又有人送了两担馒头过来,那些馒头用油纸包着,看来就是准备让人带回家去的。
也不知怎么回事,明明是香甜的馒头,吃着吃着有些咸了起来……
<,^免费小说网站
馒头填饱了肚子,也让有些人壮了胆子。
不一会儿就听有人问:“孙管家,我能与您打听个事情吗?”
孙管家笑得和善:“您先问着,我看看知不知道您说的这个事情。”
“就是,我听说孙老爷之后会办个新村学,有这回事吗?”
“自然是有的,您不都帮忙在盖学堂了吗?”
问话的人……
围观的人……
刘向荣走出来道:“孙管家,老李可能没把话说清楚,他是想问孙老爷会不会在这个学堂给咱村里的孩子们上课。”
“自然是会的,我们老爷说东山村是个好地方,只是村学条件一般,所以他准备办个学堂亲自任教,这才出钱在此地该学堂。
当然,这个学堂最后的归属定然是属于东山村的,只是我们老爷会在里面授课讲学而已。”
这话算是给众人吃了半颗定心丸。
话已经说到这里,刘向荣索性将后半句问了出来:“那不知孙老爷可有说过这束脩几何?”
孙管家呵呵一笑:“这我还真没听我们老爷说过,但左不过就是五六百文吧。”
“五六百文?!
五六百文一年?”
第一个问话的老李听到这个数字立马惊跳起来。
“自然是一年,五六百文一月的话谁还读得起哟。
况且一般的村学应该都是这个价格,我家老爷自然也不会例外。”
且不说在场之人是如何激动,但另外半颗定心丸也吃到嘴里了。
等回家就跟孩子他娘说,下个月的学费不交了,等孙老爷的学堂开学再接着念。
他们要读六百文一年的村学!
他们要拜举人为师!
……
孙景澄这人就是属于典型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他不缺村民们干活的这点儿工钱,但是村里人主动不收这笔钱,这让他收获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欣喜。
所以他乐意再拿些钱出来,让村民们也开心开心。
当然,除此之外,他也想试探一下村里这些人的本性。
毕竟周师兄打算让阿佑在这边生活几年,那他自然得知道阿佑身边的人哪些好哪些坏。
这才有了今天孙管家去工地送馒头的一幕。
孙管家过来汇报,今天在工地上盖房子的有九十二人,他包了一百四十包馒头送过去,最后剩下了四十八包。
每人一包,一包不多,一包不少。
孙景澄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让他将馒头送去村长家,挑些今天没来的人户和困难的人家给发了。
待孙管家出去后,周志明走出来问:“怎么样,满意了?”
“满不满意的另说,人性这种事情哪里能一次就试出结果来。
但是大面上还算过得去,没有看到多明显的眼皮子浅的人。”
说完这话孙景澄感叹:“养小孩可真难呐!
怕他吃不饱、怕他穿不暖、怕他不开心、怕他跟人学坏,怕这怕那的,估计没几年我就该长出白头发来了。”
“谁让你养了?”周志明怼他:“大门在那边,慢走不送。”
走肯定是不可能走的。
毕竟他的村学马上就要封顶了,他还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