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娘亲别慌,我种田超厉害 > 第六十四章 养小孩可真难

第六十四章 养小孩可真难

过,但左不过就是五六百文吧。”

“五六百文?!

五六百文一年?”

第一个问话的老李听到这个数字立马惊跳起来。

“自然是一年,五六百文一月的话谁还读得起哟。

况且一般的村学应该都是这个价格,我家老爷自然也不会例外。”

且不说在场之人是如何激动,但另外半颗定心丸也吃到嘴里了。

等回家就跟孩子他娘说,下个月的学费不交了,等孙老爷的学堂开学再接着念。

他们要读六百文一年的村学!

他们要拜举人为师!

……

孙景澄这人就是属于典型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他不缺村民们干活的这点儿工钱,但是村里人主动不收这笔钱,这让他收获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欣喜。

所以他乐意再拿些钱出来,让村民们也开心开心。

当然,除此之外,他也想试探一下村里这些人的本性。

毕竟周师兄打算让阿佑在这边生活几年,那他自然得知道阿佑身边的人哪些好哪些坏。

这才有了今天孙管家去工地送馒头的一幕。

孙管家过来汇报,今天在工地上盖房子的有九十二人,他包了一百四十包馒头送过去,最后剩下了四十八包。

每人一包,一包不多,一包不少。

孙景澄点头表示知道了,然后让他将馒头送去村长家,挑些今天没来的人户和困难的人家给发了。

待孙管家出去后,周志明走出来问:“怎么样,满意了?”

“满不满意的另说,人性这种事情哪里能一次就试出结果来。

但是大面上还算过得去,没有看到多明显的眼皮子浅的人。”

说完这话孙景澄感叹:“养小孩可真难呐!

怕他吃不饱、怕他穿不暖、怕他不开心、怕他跟人学坏,怕这怕那的,估计没几年我就该长出白头发来了。”

“谁让你养了?”周志明怼他:“大门在那边,慢走不送。”

走肯定是不可能走的。

毕竟他的村学马上就要封顶了,他还等着当夫子呢。

说不定还有机会当阿佑的夫子……

村子里是藏不住秘密的。

孙举人跟郑秀才在村尾争执的一幕很快便被众人传播开来。

于是这天下午,大伙儿都无心干活,一心只想问问看孙举人所说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

他真的要在村里开蒙学吗?

他真的会亲自担任村学的夫子吗?

那他的蒙学打算怎么收费呢?

童生是六百文一年,秀才是九百文一年,举人怎么着也得要一千二百文了吧。

有人咬牙道:“我觉得孙举人说得有理,夫子品性不端哪里能教出好学生来。

因此哪怕他收一千二文我也认了,只要孙举人的学堂开学,我就送我家二毛过来。”

“我也是,我家强娃子以后也跟着孙举人读书。”

但更多的人还是沉默。

一千二百文一年,有些人家还是两个孩子读书,那一年光束脩就得两千四百文,这压力确实太大了。

又有人道:“这也只是我们猜的,兴许孙举人也只收九百文呢,他……

反正我觉得孙举人是个好人,他开蒙学应该也不是为了赚钱,就是想让孩子们能够学好,说不定他会维持现在的收费不变。”

这话给了不少人信心。

如果真的只要九百文,那可真是太好了!

“安之呢,安之在不?她跟孙举人关系好,让她帮忙问问呗。”

是啊,孙举人不仅经常跟着安之那丫头满村子溜达,而且日日都在云家吃饭,云家也没孩子读书,这问题让安之帮忙问问再合适不过了。

这时有人道:“丰叔,安之家的母鸡今天出窝,她走不开,今天就没过来。”

“哎,那我晚上去找她,让她帮忙探听探听,咱们也好做决断。”

因为大部分家庭的条件都比较一般,村学的束脩是一月一交,如果孙举人真打算开学堂教蒙学的话,他们也得早做打算。

本来众人还想着让安之帮忙去试探一番,不想半下午时有个跟孙举人关系更亲近的人来了工地。

孙管家带着人送了杂粮馒头来。

“我家老爷说大伙儿盖房辛苦了,让我给送些杂粮馒头过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