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万历明君 > 180.第178章 足蹑华峰,目观沧海

180.第178章 足蹑华峰,目观沧海

,做官里面生意第一的王崇古,听了皇帝这话,似乎有所感悟。

俨然换上了商业头脑的表情,皱眉点着下巴,开始沉思起来。

一旁的顾寰见状,迟疑插嘴道:“陛下,如此……恐有啖寇资敌之嫌。”

宣大互市的规模,也就让三个万户的贵人过过好日子,奴隶们分口汤饿不死罢了。

要是再增扩些规模,难免有养虎为患的顾虑。

朱翊钧摇了摇头:“顾卿多虑了,在商言商。”

俺答汗以精兵强将,而有求讨锅布之恳,朝廷哪怕吃亏也得答应。

但跟朵颜卫的互市,朱翊钧是不会做亏本买卖的。

王崇古思虑半晌,终于开口回应:“陛下,或许,可以效仿板升,汉夷杂居,开放市易。”

朱翊钧闻言,怔然片刻,而后突然拍案叫好:“王卿真知灼见!”

“朵颜三卫既然四处开枝散叶,如今岂不正适合居中经营此事?”

读作开枝散叶,写作三方分食。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王崇古提议甚好,在打经济仗之外,又给朱翊钧提了个醒。

能藉此培养些带路党,促进民族融合,岂不一举两得?

作为东亚文化的高地,不输出点什么怎么行。

大一统,可不仅仅是武力与经济。文化一统,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谁说蒙古人不能考进士呢——当然,也只有彻底清算之后的部族,朱翊钧才会考虑赏赐这个资格,至于加分,就更别想了。

见皇帝反应激烈,答应得也快,石茂华与顾寰两个插不上嘴的,不由面面相觑,疑惑怀疑激动个什么。

而王崇古虽然是提议的,不过他还是谨慎表态:“陛下,还是下廷议罢。”

“此举要讨论宽河互市商税、赋税的征讨,必然要户部过目;为吸纳汉夷杂居,对逃亡的汉人,说不得也要三法司酌情宽释彼辈;此外,边军如何防备、是否设立千户所、如何教化羁縻的蒙古人……”

“事涉多部,尚且需要集思广益。”朱翊钧本也不急,反而对王崇古这持重模样很是满意。

他赞许着点了点头:“这等事,确是得充分讨论,朕稍后便将王阁老的意思,下常朝议论。”

“对了,干脆让胡守仁即刻护送长昂及其诸子进京,一起议一议。”

朵颜卫不仅仅是互市的交易方,更是要作为宽河自贸区的对外渠道。

既然扮演重要角色,定然是要让长昂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的——不领会也没关系,长昂生的儿子多,总有愿意领会的。

王崇古连忙行礼应声:“圣明无过陛下!”

而后四人又商讨了一番别的事宜。

譬如对土蛮汗略作安抚,同时加强防备,以防其人恼羞成怒,不顾大局。

又譬如向占据了泰宁、福余的内喀尔喀万户去书,说明原委,附属不改云云。

等诸多手尾商讨结束之后,便已经是正午了。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王崇古等人起身告退。

皇帝挽留三人一起午膳,王崇古、石茂华纷纷以公务婉拒,顾寰有心留下,见状也只好跟着离去。

朱翊钧见君臣一起吃饭都不好使了,不由撇了撇嘴。

他索然无味之下,只好收拾收拾,回万寿宫用膳。

走出承光殿之时,艳阳高照,万里无云。

入夏后,已经初有了一丝炎气。

一行人迈步走在御道上。

“大伴,选妃的章程拟出来了吗?”

回寝宫的路上,朱翊钧随口问着近日需要他关切的事。

选妃这种事,自然轮不到皇帝本人插手。

什么年龄、范围、流程,都是礼部跟司礼监拟出来,给两宫过目拍板的,皇帝连知情权都没有。

不过,规矩只是规矩。

张宏闻言,一点犹豫也没有,脱口而出:“回万岁爷的话,已经拟出来了。”

“先期选天下淑女年十三至十六者,有司聘以银币,其父母亲送之,集于京师者五千人,为家世海选。”

“而后内监循视之,去其体态稍短、稍肥、稍瘠者千人;再去其声之稍雄、稍窳、稍浊、稍吃者千人;去其腕稍短,趾稍巨者,举止稍轻躁者千人;余下者精挑细选,以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只余三百人入宫,为容貌再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