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万历明君 > 146.第145章 纷繁复杂,悃愊无华

146.第145章 纷繁复杂,悃愊无华

政,隆庆一朝的权辅揽权,直到如今,内阁权势可谓日益膨胀。

随之而来地,便是内阁与六部的角逐斗权,不可避免地应运而生。

高仪想起用潘季驯,必要得看工部尚书朱衡的脸色。

张居正想要吏部配合内阁,不得已让不愿赴任的陆树声做个牌坊。

朱翊钧想掌控京营,同样得空置着协理戎政兵部侍郎的位置,还得借助王崇古的威望,压制兵部的异见。

当初想改制宗藩,礼部张四维不点头,根本寸功难进。

这就是六部的体量!

甚至于,在历史上,没有皇帝支持的内阁,根本就是全面落入下风,六部办事,直接越过了内阁,乃至皇帝都可以蒙在鼓里。

如今内阁众人逐渐与皇帝站到一起后,这场延绵近百年的阁部之争,便日益焦灼了起来。

所以,这些时日的不顺。

交织着新旧之争、阁部之争、乡党之争、南北之争、学派之争(103章提到王阳明入孔庙),情况变得尤其复杂。

在这种复杂的境况下,区分立场,就是最紧要的事情。

朱翊钧在马自强任礼部尚书以后,频繁试探其态度。

就是想看看,这位分别在新旧、在阁部、在乡党之间,各是什么立场。

今日同样也不例外。

马自强被皇帝点了名,毫不含糊地走了出来。

先是行了一礼,而后恭谨答道:“陛下,臣以为刘给事中说得在理,身为辅臣,哪怕无心之下,恐怕也少不了阿谀之辈趋附,动摇科场公平。”

一众廷臣,不少纷纷点头。

朱翊钧饶有兴致看着马自强,等着他的下文。

只听马自强顿了一下,而后继续说道:“非但辅臣,臣以为,臣等六部、三院两寺,各部司堂官,同样位高权重。在任期间也当受此一限,禁绝子侄参考!”

这话一说,一众言官纷纷击节称赞,心中仰服不已。

只有各部堂官眼皮一跳,面色扭捏不自在。

马自强将众人神情收入眼底,忍不住冷哼一声。各部堂官这个范围就大了,六部尚书、侍郎,各寺的卿,翰林院、都察院两院的掌事、乃至一众巡抚、府尹有一个算一个。

他这话就是赤裸裸地明着支持,暗里反对。

开玩笑。

他大儿子马怡、小儿子马慥,也就这两届就要开始考进士了。

他马自强这时候距离阁臣也就临门一脚,万一到时候坑了儿子怎么办?

退一步说,王崇古好歹还是自家党朋,两个儿子也要会试,他作为叔伯哪好意思拖后腿——但凡言官说个只有首辅禁考他都还犹豫一下。

众人神色各异之际。

刑部尚书王之诰突然出声:“如今只是论辅臣的子嗣,大宗伯不要胡乱扩大范围嘛。”

“这禁绝范围一大,实施起来有悖人情不说,也不现实。”

“大宗伯若是想藉此反对,不妨明着反对,也显得坦荡,要知道,陛下最不喜言之无物之人了。”

皇帝的回旋镖来了。

众人神色古怪。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听了这话,朱翊钧不由轻咳一声,将众人视线引了回来。

他摆了摆手,让马自强先回班列。

转而又看向今日领班的高仪:“先生,您是右揆,对此怎么看?”

廷议嘛,该说话的人,自然得一一表态。

众人纷纷朝高仪看去。

高仪连忙出列:“陛下,臣是辅臣,此事理当避嫌。”

说罢,躬身拜倒。

与此同时,群辅吕调阳、王崇古不约而同出列下拜,表明态度。

这也是三人整场廷议都没说话的缘故。

等高仪将两位同僚摘出去之后,高仪顿了顿,才接着说道:“不过既然陛下问及……臣又无有兄弟子侄,孑然一身,正好便说上两句。”

这就是无敌之人了。

不仅没子侄,还是个老光棍,以后显然也不会有子侄,这自然就没了回旋镖的风险。

都没嫌了,也就没什么好避的了。

朱翊钧示意高仪继续说。

高仪轻咳一声,缓缓道:“陛下,刘给事中说得在理,我等身为陛下辅臣,旋日月周转,伴星辰左右。”

“无论是考官、经义、策论,或多或少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