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道:“肯定愿来,在矿上又脏又累还不安全,他们能不愿来?不过工作也不能丢,已经gān了二十多年,快能办退休了,丢了工作可惜。哎,刘哥不是说给介绍市委书记吗?到时候提―提,办个工残或病退不就行了,两边都不误。”
晓敏睁大眼睛道:“那么大的市委书记管你这个?”
方明笑道:“管他呢,到时再说,咱们多少想不到的事情都变成了现实,那点小事还不是小菜一碟。来,先顾眼前的大餐吧,我好不容易雄风再起,趁机多温习温习,不然忘了怎办?”说完翻爬到她身上。
晓敏笑着刮了方明几下脸,说道:“不害羞,厚脸皮,那事能忘了?”
方明笑道:“不是忘了半年多吗?注意下边,行了吗?”
“还不行,快了,……,哎,这下行了。雅静知道她走后这些事肯定高兴死了,尤其知道你能行了,肯定更高兴。以后…你俩…办事…我要看…着,不然…就…禁止…你们。”
方明听到晓敏说雅静,他的思想飞了……
------------
第二十四章 喜迁新居
第二天,也就是他们来后的第三天上午,孔斌要给母亲扫墓,方明自然要跟了去。他们到了墓地,在半山坡上,两座全部用黑色花岗岩磨板建的坟墓,被葱葱绿绿的矮松环绕着。方明照着孔斌的样子给母亲焚香烧纸,在轮车上行了礼,同样又在孔斌兄弟坟前焚香烧了纸。整个过程孔斌没说话,其他人也没说,只是孔清仪在坟前哭了一阵,晓敏不由得也跟着呜咽了―阵。方明挺感激大哥的,没有在坟前叫娘,如果大哥叫了娘,又介绍了方明,方明肯定得跟着叫,面对一座坟墓象演戏般去叫娘,他实在叫不出口。方明更加觉得大哥是外粗内细,处处替他人着想的好大哥,真可谓一生得此一大哥,夫复何求?
从墓地出来,看时间尚早,方明提议去看看希望学校,孔斌也正想去,就驱车驶向学校。
张立运听说是去学校,马上兴奋起来,对方明他们说:“毕业二年了,我是第一次回学校,太想念了。”
方明道:“那你家也是这的了?”
小张答道:“嗯,在农村,我去年过年回的,有一年没回了。”
方明道:“那你明天带车回家住几天,不然过年回不去了。”,他又对晓敏说:“晓敏,你给准备些东西,让立运给他爹妈带回去,我不方便,咱们就甭去看望了。”
晓敏说好,可小张忙道:“千万别拿东西,车也不用带,我自己回去就行了。”
方明道:“咱们处了挺长时间了,你不能再客气了,听我安排就行。”
小张高兴地道:“谢谢方叔和敏姨。”
方明猜想他家里肯定挺困难,否则进不了这个学校,寻思着明天走时从自己的小金库中再取二千给他。
他们为了不影响孩子们学习,专门等到刚上课时才进去,否则要是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孔恩人来了,那还了得,非炸翻天不可,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
赵校长接到电话带几个人慌忙下来迎接,并提出让学生到礼堂集合的请求,孔斌摆手拒绝了,并说道:“我也是三年没有来了,方明也想看看,就过来了,千万不要惊动孩子们了。我和你们已经讲过,不要再提我个人,况且我快变成了名义董事长,已几年没给过一分钱,以后要多讲讲毕业出去仍不忘母校的那些孩子们,现在他们的功劳最大。”
赵校长谦恭地道:“吃水不忘挖井人,任何人都不可代替您。”
孔斌看方明露出疑问的神色便道:“这个学校开始是我投的资,可第―批从这个学校毕业挣了钱的学生,他们感恩学校无偿地培养了他们,就每月从工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寄送给学校,认为不论支助多少,应该尽一份心意。这种举动得到再校生的回应,后来学生会倡议大家写了志愿书,凡从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有稳定的收入后,要按月或按年志愿捐助一部分给学校,时间不限,金额不限。现在每月的这种捐助,加上学校养殖、种殖等收入,除了能维持学校日常运作外,还积累下可观爱心基金。对不对,赵校长?”
赵校长满脸喜悦,忙道:“对对,可这都是照您的设想做的,很多孩子还不是靠您才就的业,所以功劳还是您的。”
孔斌笑道:“不能说他们靠我,应该说我靠他们。正因为他们素质好,为我做出了太大的贡献,我该感谢他们才对。”
方明不明白啥叫爱心基金,请教他们。赵校长回答:“我们学校不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