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嫡子是怎么回事,曾退之像是被当场打了一巴掌,脸青红不定,神情渐渐狰狞起来,正要发怒,又听到她说道:“如今府里还有泰哥儿与晋哥儿,两人都聪明伶俐,国公爷选一个满意之人,再记在我名下便是。”
曾退之好半晌才回过神,她这是主动要将姨娘的儿子记在自己的名下充作嫡子,难道她真不打算自己生孩子?两个哥儿都早已懂事,知道自己的生母究竟是谁。就算她是嫡母,有姨娘在,难道不孝顺自己的生母,会来孝顺她这个不相干的嫡母?一个女人若没有孩子傍身,到了老的时候该怎么办,莫非她真打算出家?
他微微闭了闭眼睛,想干脆让她就此剃度出家,杜相那些话又在他耳边回荡。
“如今圣上那头狼崽子长大了,随时会扑出来吃人,枢密使之位空缺了许久,你不能再在当下的节骨眼上出差错,惹来御史的弹劾。
一个两个我还可以压下去,可这个位置太惹人眼红,若是弹劾的人多了,我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压不住。你府里乱成一团糟,后宅不稳,怎么能安心在外做事?”
“明家是明家,明氏已经嫁给了你,就算流放也不祸及已嫁女。退一万步讲,你再不喜欢,等生了孩子后就当菩萨供着,孩子抱去自己养,管她吃斋念佛去,丢在一旁不去管就是。你府里总不能没有嫡子,又会被御史惦记上,指责你宠妾灭妻。”
明令仪不知曾退之心中所想,她也不关心他心中作何之想,她神色平和,十足的贤惠模样:“国公爷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你选谁都一样,再说我本就是他们的嫡母,也不好有所偏颇,还是得请国公爷自己拿主意。”
曾退之不知为何,神使鬼差般脱口而出道:“你就不恨许姨娘与赵姨娘吗?”
明令仪双手合十,温和地道:“大师跟我说,人要心怀善念,得以慈悲为怀。姨娘平时替我分忧伺候国公爷,又生育有功,我作为主母正妻,理应感激她们才是,不嫉不妒,这才是贤妻之道。”
曾退之定定看了她一会,才轻哼道:“随便你。”说完他站起身,头也不回大步离开了。
秦嬷嬷与夏薇忙进屋,见明令仪坐在椅子上发呆,也不敢打扰,轻手轻脚收走她用过的杯盏,她就那么一直坐着,直到了天黑时分,才哑着声唤人点灯。
“夫人,你没事吧?”秦嬷嬷终是忍不住开了口,她又恢复了以前的波澜不惊,沉稳寡言。对比她现在的模样,秦嬷嬷还是喜欢她早上时灵动活泼的样子。
那样的明令仪,才是活生生的人,令人亲切,而不是令人畏惧。
“我没事。”明令仪无法言说自己心里的起伏,只简单说了曾退之的来意,末了笑道:“总算是落下了一桩大事,只是呀,新的嫡子别又早殇,否则又要再选另外的嫡子了。”墚琪
36. 第三十六章 无
赵姨娘额头上缠着布巾, 有气无力斜倚在软塌上,原本圆润的脸庞瘦了一大圈,蜡黄枯瘦毫无生气。怕她身子弱受不了寒凉, 只在屋子角落放了少许冰, 闷热不堪再夹杂着药味,人只呆上片刻就觉着透不过气。
她在屋子里呆习惯了倒不察觉, 娘家大嫂任氏早发了福人胖,才坐下来就热得满头大汗。实在受不住, 招呼着贴身嬷嬷将窗棂全部打开透气, 又在香炉里扔了把沉水香, 待香燃烧了会后, 屋里虽然仍然炎热,却少了那股子让人憋闷的浊气。
“这人就活着一口气, 屋子里敞亮了,心头也跟着舒坦。”任氏呼出口气,见原本珠圆玉润贵气逼人的玉人儿, 此时完全脱了相,心中说不出的滋味。
任氏嫁进赵家时, 赵家只是普通的小吏之家, 赵大郎不过是个小捕快, 每当领了俸禄之后, 总会来她家的生炒肺店来买吃食, 一来二去彼此看对了眼成了亲。
赵姨娘比赵大郎小十来岁, 赵母得了这么个小女儿, 自小当眼珠子般宠着,生炒肺买回去,不是先紧着家里的男人吃, 而是先让这个小女儿吃到饱。
赵大郎的俸禄每月交上去,赵母虽对银子看得紧,却对赵姨娘极为大方,给她买上好的胭脂水粉,绫罗绸缎,从来没有亏待委屈过她,将她养得眼高于顶,心心念念着嫁入高门大户。
赵姨娘长得水灵出众,又心眼颇多,逢人总先露三分笑,在邻里之间落了个好名声,长大后来求亲的也络绎不绝,她却一家都看不上。后来不知怎么攀上了定国公,一顶小轿抬进去做了姨娘。
在娘家时任氏就有些怕这个小姑子,她进了定国公府以后更觉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