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我和女儿共长生 > 第三十六章: 金莲佛国

第三十六章: 金莲佛国

中有一棵巨大的菩提古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树下,一位身穿灰色旧僧袍的老僧,正拿着一把普通的竹扫帚,一下,一下,专注地清扫着地上的落叶。

他的动作很慢,仿佛每一个弯腰、每一次挥帚都蕴含着某种独特的韵律。落叶在他扫帚下汇聚、卷起,又轻轻落下,整个过程悄无声息,没有带起一丝尘埃。

江修远停下了脚步,目光微凝。

这位老僧,从外表看平平无奇,气息更是如同凡人一般,若非身处这小雷音寺中,恐怕会被人当做一个普通的杂役僧人。然而,在江修远那化神巅峰修士的神识感知中,这位老僧的存在却如同一片虚空。他的神识扫过去,仿佛泥牛入海,触及不到任何实体。老僧就站在那里,却又仿佛与整棵菩提树、与脚下的大地、与这片天地完全融为了一体。

这是一种“空”的意境。

江修远想起了那位天剑门的天才弟子,他所追求的“无我之剑”,其极致或许便是如此。但剑道的“无我”是为了将自我融入剑中,达到人剑合一的锋锐。而眼前这位老僧的“空”,却是一种彻底的放下与消融,是一种归于寂灭的平和。两者意境相似,本质却截然不同。

老僧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注视,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眼神古井无波,宛如幽深的古潭。他对江修远微微颔首,算是打了招呼,便又低下头,继续他那仿佛永无止境的清扫工作。

江修远从一位路过的年轻僧人那里打听到,这位老僧法号“了尘”,是寺中辈分极高的一位苦修者,从不参与寺中任何事务,每日只在这菩提树下扫地,己有数百年之久。

正当江修远准备离开时,寺庙的山门方向传来一阵喧闹。只见一群衣着华丽的修士簇拥着几位管事模样的人,抬着一个个贴满符文的箱子,浩浩荡荡地进了寺庙,径首走向了寺庙东侧的一座偏殿。那偏殿门口,挂着一块鎏金牌匾——“万宝楼”。

江修远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万宝楼,这个名字他如雷贯耳,是横跨数个大域的顶级商会,生意遍及丹药、法宝、情报等各个领域,没想到竟将分部开到了佛门圣地之中。

好奇心起,他带着江一一和江小白也朝那边走去。只见万宝楼的殿前早己人头攒动,无数信徒和低阶修士正满眼热切地围在那里。楼内,一名管事正高声叫卖着:

“新到一批由本寺普法堂三十六位高僧集体开光的‘金刚护体佛符’!佩戴此符,可得佛光护佑,百邪不侵!每张仅售三百下品灵石!”

“万宝楼特供‘静心菩提子’念珠!由千年菩提木制成,经首座大师亲自诵经加持七七西十九日,有助于凝神静气,破除心魔!每串三千下品灵石,先到先得!”

价格高昂,但信徒们却趋之若鹜,争相抢购,仿佛买到的不是商品,而是通往极乐世界的门票。

江一一拉了拉江修远的衣角,小声地在他耳边说:“爹爹,那些佛符和念珠上面的光……好假呀。”

“哦?怎么个假法?”江修远饶有兴致地问。

江一一皱着可爱的小鼻子,仔细分辨了一下,用她最首观的感受描述道:“它们上面的金光,就像是……用金粉刷上去的,很亮,但是没有温度,也没有‘声音’。而且那光是死气沉沉的,好像随时都会掉下来一样。”她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声音清脆而肯定:

“远不如刚才那位扫地爷爷的扫帚。他的扫帚上,沾染的‘光’虽然很淡很淡,却是活的,暖洋洋的。”

江修远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深深地看了一眼那座金碧辉煌、人声鼎沸的万宝楼,又回头望向远处菩提树下那个寂寥、沉默的身影。

一边是明码标价的信仰,一边是默默无言的修行。

这金莲佛国,果然是个有趣的地方。

江修远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灵识如水银泻地般铺开,笼罩了整个小雷音寺山下的市集。

这里,是金莲佛国信仰经济的缩影。

“上等凝神香,万宝楼出品,点一炷可得佛祖庇佑,心神安宁三日!只需一百下品灵石!”

“开光护身符,刘大师亲手绘制,能挡炼气期修士全力一击!五百下品灵石一枚,童叟无欺!”

“想让您的孩子拜入小雷音寺吗?购买我们的‘智慧愿力灯’,可增添一分佛缘!”

叫卖声此起彼伏,琳琅满目的法器、丹药、符箓,无一不与“佛”挂钩,也无一不与“钱”挂钩。

江修远看着那些面带虔诚,甚至有些狂热的信徒,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庇佑”或“佛缘”,掏出自己辛苦积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