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有数个屁!”聋老太太瞪着易中海,“易中海你个老糊涂蛋!秦淮茹那样的,哪里配得上柱子?”
易中海叹了口气:“老太太,秦淮茹怎么就不适合柱子了?我看他们俩挺合适的。柱子对秦淮茹有情有义,秦淮茹也懂得感恩。”
“合适个屁!气死我了!”
……
转眼到了周五。
苏铭一大早刚到厂里,屁股还没坐热,办公室主任就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苏科长!杨厂长让你马上去大门口,上面派来的工程师到了!”
苏铭心里一动,立刻起身跟着主任往厂大门口赶去。
刚到大门口,就看见杨厂长和李副厂长已经等在那里了,两人脸上都带着一丝紧张和兴奋。
不多时,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声。
一列由好几辆黑色轿车和一辆中巴车组成的庞大车队,浩浩荡荡地驶了过来,在轧钢厂门口停下。
车门陆续打开,先下来的是气度不凡的张副部长,紧接着是司机和一些随行人员。
然后,从中巴车上陆陆续续下来了足足有四五十号人。
走在前面的是两位头发花白、穿着朴素但精神矍铄的老者,一看就是技术专家。
后面则是一群穿着统一的蓝色工程师制服的年轻人,个个神情专注,带着一股子钻研劲儿。
杨厂长和李副厂长连忙迎了上去,跟为首的张副部长热情握手。
张副部长笑容满面地拍了拍杨厂长的肩膀,然后转向苏铭,指着他向两位老者介绍道:“老刘,老李,这位就是我跟你们提过的苏铭同志,轧钢厂工程部的副科长,新式机器的主要研发者。”
两位头发花白的老者闻言,都将目光投向苏铭。
其中一位笑容可掬,目光温和睿智的刘教授率先伸出手:“苏铭同志,如此年轻便有这等成就,真是后生可畏啊!”
苏铭连忙握住:“过奖了。”
旁边那位神情略显严肃,目光锐利的李教授也点了点头:“苏铭同志,年轻有为。”
张副部长又指着人群中一位戴着眼镜、扎着马尾辫的年轻女性介绍道:“苏铭同志,这位是白晓晓工程师,八级工程师,这次从兄弟单位调过来支援你们的二十多人技术员团队,由她担任领队。”
苏铭的目光落在白晓晓身上。
她大约二十三四岁的年纪,穿着朴素的工程师制服,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显得文静秀气,但眼神却十分明亮,透着一股知性气质。
白晓晓也正好奇地打量着苏铭。
这位苏铭副科长,居然这么年轻!
这么年轻竟然就能主导这么重要的技术革新!
白晓晓心中暗暗惊讶。
一行人寒暄过后,苏铭开口提议道:“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不如我们直接去车间,现场看看新式机器的运转情况如何?”
“苏铭同志的提议很好,实践出真知,直接看机器工作状态是最直观的!”刘教授当即表示赞同,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李教授也点了点头,他更想亲眼看看这机器的实际性能。
于是,杨厂长亲自带路,浩浩荡荡的一群人朝着一车间走去。
这么大的阵仗,自然惊动了车间里的工人们,大家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杨厂长摆了摆手,示意大家继续工作,不要围观。
很快,众人来到了一排崭新的机器前。
苏铭示意身边的操作工启动机器。
随着电闸合上,新式机器发出了平稳而有力的轰鸣声,开始飞速运转起来。
金属棒料被自动送入,经过一道道工序,火星四溅中,一个个符合标准的零件被高效地加工出来,精准而流畅。
在场的专家们,尤其是刘教授和李教授,眼睛都亮了起来。
“这……这效率!太了不起了!”刘教授忍不住发出一声惊叹,他凑近机器,仔细观察着每一个部件的运行。
“许多设计思路都非常新颖,我国的机械工业能有这样的年轻人,真是大有希望!”他扭头对身边的李教授说道。
李教授虽然没说话,但眼神中的专注和微微上扬的嘴角也暴露了他内心的震动。
白晓晓更是看得目不转睛,她戴着眼镜,身体微微前倾,试图看清每一个技术细节。
其他年轻的工程师们也都看得聚精会神,不时发出低低的议论和赞叹声。
苏铭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微微一笑。
现场观察了一阵后,苏铭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