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尘埃落定,渐渐便入了秋,安国公嫡女派人来请贾府的几位姑娘去赏花做客。¨我¨地¨书/城* `芜·错·内¨容·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写得快了,有些忘了说明。不过大部分小可爱应该都能推测出,我就白交代一句:
①《日知录》记载,“清初江南地区每亩之收,不至三石,少者不过一石有余”,可能各地不同,但大致应该差不离;
②雪雁:林黛玉到荣国府带了两个人,一个是十岁的雪雁,一个是奶娘王嬷嬷;
③王善保家的:邢夫人的陪房,司棋的外婆。至于那个表哥,蠢作者杜撰。注意不是司棋表弟潘又安;
④赵国基:赵姨娘的兄弟,跟着贾环上学;
⑤钱槐:赵姨娘的内侄,至于为什么是“钱”姓,有可能是他父亲过继了,又或者是入赘(这也是红楼中有争议的一点,有人认为应该改为“内亲”,这里还是用“内侄”)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知矩 146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0章 穿成贾母的第二十天
王熙凤来禀报时,老太太是十分诧异的,直接表现是她的心理话都发在了屏幕上『那个那天同尴尬到恨不得钻地缝的?我还当之后要老死不相往来呢。\第¨一/看?书?旺· ^嶵¢芯*章+洁_更-歆\快!』
『成年人的世界,老太太你不懂。』
『应该碍不着女孩之间的交际吧。』
『你不懂,这种人若是有心,是连家里人的交际都会过问。当然,如果只是请了黛玉三春几个,就有问题;如果碍于情面,那就两说。』
“那就去吧。”说实话,老太太对那天跟她一同尴尬的安国公,印象还挺好。但她没想到没过两天,贾政屁颠颠地来她这里,把安国公一顿夸。
末了道,“老太太,安国公说要举荐我去江南河道。·9*5·t`x?t...c\o!m*”
嗯,嗯?老太太听懵了,她连忙咨询网友,『什么意思?』
『河道貌似是四品官,而且是肥缺,不过,贾政应该只能够上一个副职吧。』
『这样也不错了,他这是要去镀金,回来升职?』
『就贾政这样的,我倒不担心他贪,关键他能胜任吗?』
『贾政原来就是工部员外郎,应该问题不大吧。』
『那个安国公怎么想的?贾政“假正经”,他只会读死书。』
老太太上也打量,下也打量,弄得正喜滋滋的贾政忐忑万分,她才点点头,“好好给当今干活。”
这话朴实太过,但贾政不敢讲,讷讷点头。
老太太这边一头雾水,那边安国公匆匆入了宫,将见过贾政的事一一陈述,末了才小心抬头,却并不敢直视上首,“臣观贾政所言非虚,贾赦或确实病糊涂了,就是如今也还是拉着小辈在演武场,偶尔讲述贾公在世时的音容,依然不管事,却也很少外出了。”
良久,上首才叹息一声,出口的话却又不带丝毫感情,“林如海朕是有大用的,却突然上呈祥瑞,还是通过的贾家老太君……偏偏贾赦又在此时疯魔,让朕不得不怀疑他装疯卖傻。”
下首的安国公丝毫不敢出声,因为他知道当今不是在要他附和。
果然,片刻后,当今又道,“不过,林如海归京述职时,显然初心依旧,若是为了女儿,他和老太君倒是同心。”
“臣曾听母亲言,老太君早年最是疼爱幺女,如今……林大人父族凋零,只能将小女托付给老太君,想来老太君和林大人也不过是爱之深,才会为其多加思量。”安国公恭谨道。
上首似是沉默了片刻,“如此,就让贾政调任江苏河库道,放在林如海眼皮子底下。”
“是。”
这厢,贾政在接到圣旨,在祠堂磕了头,便急忙起身了,连本来说要让宝玉去家塾的事都没来得及安排。
老太太丝毫不知道自家差点就被当今写在了“重点关注的小本本上”。
而林如海当初虽然不解,老太君为什么要绕一圈给林黛玉请教引嬷嬷?但到底是岳母的好意,所以也根本没跟老太太提起过当今对他的试探,只聪慧地圆了过去。
当然,就算他提了,老太太难道告诉他,是为了让圣上多关注你,怕你一不小心死翘翘?
毕竟林如海虽然得圣心,圣上难道还会关心他每天吃什么、喝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