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看向黛玉,“你觉得呢?”
黛玉笑道,“是个心思简单,敏而好学的。¨3¢8+k+a·n+s\h·u′.*n!e\t-若是生在大户人家,怕是也不输我等。”
“哈,你是说我们不如香菱。”惜春故意咯吱黛玉,装作生气与她玩闹,黛玉不支忙笑着向迎春处躲去,结果几个丫头乱做一团。
老太太看得热闹,心下将香菱的事记了记,转而又问了问探春这段时日两个嬷嬷教了什么,探春道,“冯嬷嬷又添加了步法,韩嬷嬷则另教导了些言语方面的事。”
老太太点头,她不是时时关注,但偶尔会去了解一二。
这时,宝玉也来了。他这几日业师回家,正是玩得最疯的时候。只有一点,他大伯贾赦总是拎着他往演武场跑,让他苦不堪言。
这不,为了求祖母救救他,他是早忘了他祖母的厉害之处。
若问为什么不求贾政,他怵他老子,王夫人倒是去找贾政说项了,她只一个宝玉,可不是当命根子疼,可王夫人也只得了贾政一句“快别去招惹他,回头真发疯了,我可拧不过来”。+w.a*n^b~e¨n?.^o*r+g.
贾政那日可给他哥折腾得不轻,自那后便避着他哥的院子。
后来听说贾赦会变那样,是给老太太打的,起初他是不信的,但联想到那日老太太给贾赦后脑勺那两个巴掌,嗯,尽管那时候他也挺想打的。
可现在想想确实不大符合他母亲一贯的性格,如此,王夫人又给他说了宝玉竟然也曾挨了老祖宗的打,贾政就不得不怀疑,他母亲这段时日只怕心情很是不好。
这也就导致了他现在给老太太请安,都是一惊一乍的,就怕他母亲一个心情不顺把他也给一顿好打。
没奈何,贾宝玉只能再求到老祖宗这里来。
可老太太,还巴不得贾赦多折腾折腾这小子,自然没同意,尤其贾宝玉实在太不喜欢读书了,只说那些“非圣贤之撰,不过是后人想要功名利禄的工具”。-餿`艘`晓·税?蛧, ¢蕞¨薪.璋′节¨埂¨芯+筷\
老太太这么个没文化的,立时被他堵了个正着,又不明觉厉。
倒是有网友说『贾宝玉是个心思通透的,就是看得太明白,反倒是显得混不吝。』
『他和林黛玉一样,难得玲珑心,干干净净,不愿意惹尘埃。』
『只是这样的人,在这社会上是混不下去的,思想的高度不能完全离开物质的保证,如果不是贾宝玉生在贾家,他只怕早就饿死了。』
『水至清则无鱼,有的人选择远离浑浊,譬如宝玉,有的人却选择步入浑浊,在浑浊中做一盏明灯,也不知道这两种境界,哪一种更高?』
有些话,老太太听不懂,但她到底是看过后世的,知道后世基本人人读书,这便说明好坏不在书上。
只是,贾宝玉在读书上性子又着实执拗,在她想出收拾他前,便只能让他再快活段时日,等到往后一起算总账。
贾宝玉这会儿求了半天,见老祖宗板着脸没反应,顿时泄气,只他一向又是个嘴甜的,没一会儿,又把老太太给逗笑了。
老太太点点他眉心,“怎么没带着兰小子一块来?”
“我去瞧的时候,他正在读书,便没进去打扰了。”
老太太曾对李纨说,让她常带贾兰过来。只是贾兰倒是个读书的料,李纨又在他读书上盯得紧,贾兰在老太太这儿厮混的时间,又要在晚间读书补回来。
如此,老太太后来便不强求了。
她转头打发人,让人给李纨母子送了几道菜。
这边,贾宝玉又和姐姐妹妹说笑了两句,就听鸳鸯道,“一切置备妥当了。”
于是,一行人转去落座。从坐席上,能看到外面的假山花木和覆盖的雪景,屋内酒香饭菜香弥漫。因着没有其他大人,他们偶尔行个对子,吟两句诗,老太太只笑盈盈地看着。
只不知道是谁,瞧着老太太径往红艳艳的几盘菜上夹,也跟着吃了一筷子,结果“啊”的一声,张着嘴手上下扇动,脸颊浮起一抹红,眼中立时氲出眼泪。
几人纷纷停下筷子看向惜春,诧异问:“惜春,你怎么了?”
“水,水……”等一旁的入画给惜春喂了水,她才眼泪汪汪的看向老祖宗,“老祖宗,这是什么啊,怎么这么麻这么辣?”
她指的正是那盘麻婆豆腐。
老太太却并不回答,只是用公筷又夹了一筷子鱼香肉丝,“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