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一暗一正一邪,却又不可避免的出自同宗同源,反而身位盗墓者所戴的佩饰的发丘印在并不深谙此道的元顺帝看来并不如玉玺那样举足轻重吧!
正南问“独眼”的“同宗同源”是何意,难不成两者还有些关联?
在一旁呆立许久的曹沝终于沉不住气了,走上前来就要从正南手上去拿发丘印,不但被正南一个闪身躲过,还附带着受了个白眼,手还尴尬地悬在半空中,过了半天才佯作干咳了几声,权当为自己解围般地接过话茬道:
“世侄这你就有所不知啦:玉玺传到西汉末年的时候,外戚王莽篡权,派人去长乐宫向太后索取,太后将其扔在地上摔掉了一角,于是王莽令工匠用黄金填补。至于掉落的一角就被装于这个精心打造的锦盒之内,存放在禁宫府库之中。及至东汉末年,锦盒流落到了曹操的手上,适值他设立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于是便让人将玉玺这一角精心雕刻,并亲自手书了八个大字,也就是这发丘印的来历了”
正南心想原来如此,原来手上的这方印章以前竟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传国玉玺的一部分,虽然这次行动未能亲见玉玺,却又有幸得见同样蜚声在外的发丘印,说起来也算是一个值得向王胖子之流炫耀的资本了。就在那么一瞬间,他甚至想立刻答应了“独眼”的请求,带着发丘印一起出去大肆显摆一番,然而几经考虑,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再一次的出言拒绝了。
“独眼”显然没有料到正南竟又拒绝,立刻申明正南在将发丘印交到他的弟弟于荣的手上之前可以暂时代为保管和使用对于摸金的手艺人来说,这可是个绝好的机会,要知道发丘印可是件具有趋避鬼神能力的宝物,如能带着它去倒斗的话势必会给自己的生命安全以最大的保障
正南说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不过我向来是个不惧鬼神的人,即便碰到不干净的东西我也有这块祖传的龙尾石来庇佑总而言之,我是不想淌这滩浑水了,你要觉得我身后的这些人谁能胜任的话我也不加阻拦,选定除我之外的旁人来完成这项交易只在你来决定,于我无干
正南说的决绝,“独眼”也知道事无回环的余地了,伸手接过正南递回来的发丘印,顺便低头仔细看了看他龙尾石,似有发现般地说:
“难怪你年纪轻轻就有恃无恐的,原来随身携带这么块东西,要说它的价值虽然及我的这枚发丘印,驱鬼除魔的功用却大抵相当,刚才老夫在你后背拍那一掌之下竟被硬生生的从那姑娘的身体里弹了出来,足可见其是件难能可贵的宝贝。只不过我看它内芯阴晦,似有团黑气环其左右,乃是正邪难辨之兆,你在以后使用的时候还是小心为妙,切勿因小失大,坏了性命”
正南“嗯”了一声,心想你说的简单,谁情愿被三个妖里妖气的邪魔附身,我这还不是万不得已嘛,好在直到目前为止他们对我还算客气,至于以后如何,还是走一步算一步吧!
“独眼”转而对着正南的身后道:你们四个人有谁愿意与我交易吗?
正南琢磨着明明是五人怎么又被他少说一个,难不成曹沝过分显露出了对于发丘印的野心,被“独眼”看出后排除在外了?这样说来岂不是让于世达捡了个便宜?
出乎正南意料的是,于世达和曹沝都没有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应承,反而是绿水和shg最先做出了表示她们都说只要能够获取到从这里出去的方法,以后必定会竭尽全力地将发丘印交还给于荣前辈或者他的后人。
正南首先想到的是两个女孩大概是在这古墓中被困了太长时间,只想尽快离开才会情愿完成“独眼”的交托吧,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她们两个会不会是在分别代表着于世达和曹沝的意愿,出面争夺这发丘印的归属权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先前自己对她们立场的判断也就被全盘推翻了,难不成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自己真成了食古不化的孤家寡人了吗?
就在一犹豫的时候,“独眼”似乎选定了目标,直接将锦盒交到了绿水的手上,并对她说:
“刚才的附身之举实属无奈,还望姑娘见谅,我看这一行人中还要数你们姐弟淳朴老实,最值得我信任并托付宝物对了,你们姓什么?”
绿水现出异常兴奋的样子,只顾着接过锦盒后上下打量,对于“独眼”的问话信口答道:
“李,木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