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号称是无价之宝,却不见哪个能让阿拉伯的酋长拿自己的国家来换,干我们这行的说到底不过是投其所好,即便是慈禧太后御用的茶碗,对于街边的叫花子来说也不过就是个盛放钱币的工具罢了。
说话间正南忽然想到父亲留下的那本日记里记载的事情,随口而出地说道:非要说价可敌国的宝物,那王羲之的《兰亭序》可以算上一件吧,只不过据我所知宋代的时候有发丘夏侯氏的传人进到昭陵中将其倒了出来,难不成后来又流落到了王宝宝的手中,被他重新带进了坟墓?
正南注意到自己提及《兰亭序》的时候曹沝眉头一皱,还以为猜个八九不离十了,却不想话音刚落曹沝就立刻摇了摇头:《兰亭序》确可称得上是无价之宝,只不过天外有天,比起我要说的这个东西来它还要差上一大截呢!
正南觉得这个港农肯定是在故弄玄虚,竟然把《兰亭序》都扁的一文不值,普天之下哪里还有这样的宝物,不无潮落地反问道:难不成是始皇帝的传国玉玺?
曹沝不置可否地笑了,一旁的shg调皮地叫了声:bgo(中了)!
正南忍不住大笑起来,这要算他这一天听到最好笑的事情了。曹沝这个港农费尽周章,原来竟是在打传国玉玺的主意,还真是没有不敢做只有不敢想的。要说起来这传国玉玺还真是件价可敌国的宝贝,不过即便是真被他倒出来难不成还真要等着阿拉伯酋长或者王子上门来买吗?还要大上不知多少倍的罪过,即使千方百计地绕过了国家的监察带出国境,被外国那些黑暗势力盯上的话想来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正所谓“君子无罪,怀璧有罪”就是这个道理了。
正南正想趁机讽刺港农几句,话到嘴边却忽然想起先前大金牙的话。前些天大金牙一直想拉他入伙去倒斗,无意中曾经说成功后所有金银都归他所有,他那两个朋友只要什么“一方宝印”即可!当时正南未作深虑,只当是大金牙的酒后之言,而现在曹沝竟说王宝宝的墓中藏有传国玉玺,两相联系在一起,难不成是他们两伙人私下有过串通,所以才众口一词?亦或是那“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宝物真的就在王宝宝的墓中?
曹沝没有理会正南的表情继续说:传国玉玺是否真的在王宝宝的墓中一向都是外界的臆断而已,不过其中也不乏道理可讲,世人皆知当年元朝北逃之时所有的家当尽数丢弃,唯独带着这方玉玺,后来黄金家族覆灭,蒙古就此分裂成鞑靼和瓦剌两部,直到清朝定鼎江山的时候才玉玺才复出现,被呈现给了努尔哈赤,不过后来的乾隆皇帝就曾说过那不过是块赝品罢了,如此说来那传国的宝物应该还是在元末的时候失传的不假。
正南对曹沝讲的历史也比较了解,只不过之前一直认为那都是些遥不可及的历史典故罢了,从来没想过自己可以身历其中的讨而论之,仔细想来曹沝讲的也不无道理,不过即使玉玺真的被王宝宝的带进了棺材,那又如何找到那个据大金牙所说建在流动的湖水中的墓葬呢?
短刀?
shg说:不错,这些蒙古短刀就是key(钥匙,也是关键的意思)!
曹沝接着说:蒙古短刀一共有四把,当年分别属于王宝宝的四大侍卫所有。据说王宝宝临终前命令四大侍卫营建陵墓,陵墓造好以后四大侍卫连同所有工人都被坑杀在陵墓附近作为殉葬,侍卫中有人早知道会有如此下场,临死前在这些短刀上留下了指向陵墓的地图。很多年前俄罗斯发生的那场通古斯大爆炸你应该知道吧,其影响波及的范围很广,周围数千公里的地形为之改变,这两把短刀就这样重见天日,几经辗转才最终到了我的手上。这些年我一直在苦苦寻找另外两把短刀,却不想一个竟在你的手上,实在是有些造化弄人啊!
正南从曹沝的话语中听出了别样的意味,刚想发问却被他岔开了话题继续说道:现在既然三把短刀都在你我的手上,眼看着找到最后一把也不在话下,你年轻有为,是个能够成就大事的人物,而我财力雄厚,完全可以负担起任何开支巨大的行动,我们如果能够联起手来的话还怕找不到那北海中的古墓吗?
正南终于听明白了曹沝的意思,原来跟大金牙一样是想拉他入伙去倒斗!虽然原本自己就有这个意思,并且也是因为能力上的受限而最终把计划搁置了下来,如果能够和曹沝这个富商联手的话肯定要比单干来的容易,但他总觉得眼前这个港农城府颇深,自己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更何况对方几次都似话里有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