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群雄并起,及至三分天下,是为三国也。,第¢一·看_书¨网, _更_新!最·快^其中北魏曹操实力最强,北灭袁绍,南伐刘表,控制了大半个中国,对东吴和巴蜀虎视眈眈,随时欲攻而灭之。
然而庞大的实力需要庞大的军队来支撑,说到底国力的比拼无外乎财力的多寡,曹魏虽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着东汉的经济大权,但多少年来受困于黄巾军的袭扰,国力本就不很富裕,在经过了几场大战之后,便更有些捉襟见肘了。
这一年,曹操父亲曹嵩在途径徐州时为陶谦部将所杀,因此曹操大举兴师问罪,部队在进军道路上大肆杀戮、发人丘墓,曹操也予默许,即“你杀我父亲,我毁你先人坟墓”的初衷是也。然而这一报复性的行动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自古墓中发掘出来的金银财宝数以万计,更不要说价值难以估计的古董美玉了。
有此经历,无形中启发了曹操这个一代奸雄,百般思量之下忽然茅塞顿开,何不以掘墓启宝来支付军费上的开支呢?
竹林七贤之一的陈琳曾在《为袁绍檄豫州》中有过这样的记载:“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大意就是曹操为了盗取古墓,特意设立了发丘中郎将一名和摸金校尉十名这两个官职,以至于当时大多数古墓中的骸骨都遭到了曝尸荒野的厄运。由此可见,发丘摸金这一脉礼拜曹操为祖师爷不是没有道理的了。
发丘挂印,摸金戴符,自此,盗墓行内最为重要的两个派系诞生了,此后逐渐与业已存在的搬山、卸岭并称盗墓四大派系,成为除了南封北于这两个盗墓世家之外行内最受推崇而又神秘莫测的群体。-咸\鱼_看·书_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搬山道人一支,始于西域孔雀河双黑山流域,其辈皆同宗同族,平日多扮游道方士行走天下,不与外人往来相通,特立独行,能人异士辈出,盗遍世之大藏。有不知其意欲何为者,谓其:“搬山道人发古墓者,以求不死仙药也。”搬山者善独门“搬山分甲术”,此术可细分为“搬山填海术”并“分山掘子甲”两门,合称“搬山之术”,历来密不外传。其辈寻藏盗墓,无不以“搬山异术”为行事之根本,搬山术虽属异类方术,然其中所涵盖诸般方技、法门、诀语,却并非以《易》为总纲,故与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的“风水秘术”之渊源截然不同。
卸岭之徒最众,始自汉末农民军盗发帝陵,众力取利,分赃聚义,人数少则成百、多可千数。平日分散,各自为匪为盗或为官军,盗墓者中半官半匪者皆属此辈,彼此间有消息相通,中有盗魁,一呼百应,逢古墓巨冢,则聚众以图之。其行事不计后果,大铲大锄、牛牵马拽、药石土炮,无所不用其极,其辈所盗发之冢,即便斩山做廊、穿石为藏、土坚如铁、墓墙铜灌金箍,亦皆以外力破之。
发丘、摸金、搬山、卸岭,便囊括了世上以“风水、方术、外力”来盗墓的这三大体系,简言之可作“理、技、物”,也完全涵盖了盗墓之辈“济世、寻药、求财”这三种动机。
至于南封北于这两大世家,实际上早期并非行内之人,只不过他们身怀异术,通天晓地,其法理与发丘摸金的寻龙点穴颇有同曲之妙,再加上这两个世家在历史上多与王权搭上关系,历来不乏做出惊世骇俗之举的能人志士,一直是盗墓行内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正是所谓:
南观山,北望雨,指迷长赋两俱辱;
发丘印,摸金符,护身不护鬼吹灯;
搬山海,卸岭峰,竖葬匣子绕着行;
立东南,忌西北,一灯在手鬼见愁;
青铜椁,窨子棺,八字不硬勿近前;
笑面尸,赤衣凶,鬼笑莫如听鬼哭。幻想姬 埂薪蕞全
发丘摸金实皆一脉,摸金秘术,“易”字当头,生生变化为“易”,天地之大德曰“生”。简单的说就是依靠掌握的寻龙点穴之术和阴阳风水秘术来确定墓穴的方位,进而再用特别的工具挖掘盗取,行事风格如出一辙。这套理论建立中国千年的墓葬风俗之上,要说起来却是纷繁复杂,只可简而言之:
古语有云:“三年寻龙,十年点穴”是言点穴之难。寻龙点穴为风水上最高层功夫,古往今来,所有发族旺族,名门公卿,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将军、王候等等大富大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