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难免隔墙有耳。¢e~8¢z`w?.¢n.e~t^李莞不便明说,只尽量告诉贾元春,家里都好,言下之意,不需要靠她争宠来换什么。
贾元春道:“贾家百年大家,如今已是第五代了。族中子弟,散漫者多,勤勉者少。我又如何不能不想家族的将来?”
所以,贾元春是为了整个贾家的筹谋,在后宫中争宠?只是那些人,是否值得她这么做?若圣上知道了冰片和麝香之事,还能否圣眷如旧?
“娘娘对族中子弟的挂念,是族人的福气。常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族人也有族人的缘法,只要走大路,不走小路,善念书者有念书之乐,善耕种者有耕种之乐。陶公归隐,尚有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不在庙堂,也未必不能安享天伦。”李莞道。
贾元春若有所思。
“娘娘一切安好,对族人是莫大的鼓励。妾身望娘娘早日摒除寒症,娘娘长长久久,是族人最大的福分。”李莞恳切地道。
从汀澜殿而归,路过御花园,偶遇在玩耍的太子跟晋王。
太子温敦可人,他一直偏着脑袋在看李莞。+3+5_k+a.n¨s+h+u-.′c′o!m¢晋王的样貌更为惊艳,生得跟女孩子一般清秀好看。但晋王却是调皮的,在前边跑着,要太子哥哥去追他。
这便是将来贾兰要伴读的两位皇子。
贾兰性格沉稳内敛,李莞相信他一定能够做好伴读的。
*
李莞告退后,贾元春裹着裘毯子,望着窗外灿烂的春光,反复沉吟着李莞今天来说的话。
走大路,不走小路……
娘娘长长久久,是族人最大的福分……
“抱琴。”
“娘娘。”
“把檀香都倒了,窗户打开。”
“娘娘,还有那些……”
“那些也一起倒了。”
是夜,皇上驾到,贾元春出来迎接。
“爱妃,朕来看看你。\新\完′本_神,站¨ -更.新.最/全\风寒可有好些?”
“回陛下,臣妾已快痊愈。”
“那就好。”皇上走进汀澜殿,只觉得跟往日很不一样。“爱妃今日没有熏香了?”
元春答道:“妾身微染风寒数日,不大闻得到,就没有点了。”
皇上笑着道:“沉香欲醉,晚风催醒。花香不绝,也别有一番风味。好久没有听爱妃抚琴了,今日可否为寡人奏一曲?”
元春抚了一曲《高山流水》。
皇上在西窗前闭目聆听。《高山流水》典故中的俞伯牙和钟子期,因琴会知音的一幕,仿佛就在眼前。
贾元春很久没有这般跟皇上抚琴了。以往她宫里燃着的檀香里,混着冰片和麝香,想用药物固住恩宠。
后宫佳丽三千,美貌者多不胜数。更有皇后这样跟皇上患难与共的发妻,还有皇贵妃这样有一个军功赫赫的哥哥的。
贾元春曾审视自己,论美貌,她并不是独一无二的;论家族,贾家自爷爷荣国公去世后,已经没落了,空顶着国公府的门第。若不是珠大哥考上科举,只怕是连一般官宦人家的前程都是赶不上的。
她曾经在一本杂记中看到冰片与麝香的作用。二者其实是常见的有药用价值的香料,用以治疗热症。但是大量接触,对男子是有促进作用的。
贾元春原本只是想试一试。这一试,就是好些年,直到身体出现寒症。
她想过停下来,但是又怕哪天停下来后,皇上突然造访,对她兴趣索然。宫里新旧更替是那样频繁,失宠,就失去了一切。
所以,汀澜殿正殿的大堂,一年四季都燃着混有冰片与麝香的檀香。
她不放过任何一个抓住皇上的机会。
然而今天,汀澜殿已经没有燃香了。皇上依旧没有走,还在很入迷的听她的琴音。而不是跟以往那般,一入殿便迫不及待地拉她至内室。
贾元春心中感慨万千,应是对上了李莞的那句话“走大路,不走小路”。她曾经以为的捷径,竟也不是捷径,倒误了皇上听琴了。
想着想着,弹错一音。
皇上笑着回首。
贾元春俯身请罪,“妾身弹错了”。
皇上笑着拉她起来,“古人云,曲有误,周郎顾。朕比周郎何?”
相传三国时期东吴大都督周瑜,精通音律。即使酒醉,都能听出乐者弹错的音。
当今圣上的才情,堪比昔日的周郎。
贾元春道:“周郎风华倾世,却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圣上文韬武略,是天下之主,正值鼎盛,会万古长青。”
圣上龙心大悦,揽住贾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