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高门悍妻 > 分卷阅读69

分卷阅读69

对路了,东西就是卖得快。/x.i~a\o′s?h`u′o\z/h~a+i+.¢c¢o,m^

李莞有点子,贾家正好人多。而且贾家有些人,就是应着老太太、王夫人等人的喜好,放在家里的。比如从姑苏请来的十二个小戏骨,自打元春省亲后,除了逢年过节搭台唱戏,也无甚事干。又比如家里的丫鬟,光宝玉屋里就有二十多个,那些丫鬟为了谁能够进屋里伺候互相争着呢。其实荣府用不着那么多人,只是有些是家生子,生来就是荣府的人了。

李莞借着元妃省亲打下的一个漂亮仗的东风,在人员调度上,已经任由她点兵了。

合着省亲用剩下的彩纸,绢带,木材等物,李莞设计了一款小推车,跟前世超市门口摆着促销用的小推车差不多的那种。彩旗上写着“东角街姐们儿果子铺”。

果子铺原来叫“庄妈妈果子铺”,现在李莞跟家里的大小姑娘们接了,便换了个名儿“姐们儿果子铺”。

李莞陪嫁的几个铺子就在东角街的街口子上,一去就能看到。^x-i,n?d\x~s+.¨c_o\m′因此,彩旗上把地址也写上了。

那些小戏骨嗓子本身都好听,用戏腔在各个街口喊上两嗓子,就很引流。

姐们儿果子铺的果子、糕点物美价廉,很快就被人知道了。没过几天,铺子开始供不应求。

此外,李莞出了她前世见过的爆款食品,比如重糖炒板栗、矮子馅饼、薄皮烧饼等。这些爆款,都是原来要排很长的队才能买到的。

果子铺子火了后,带着李莞连着的另外几家门脸儿也盘活了。一时间,竟有财源滚滚之势态。

*

李岩又要奔赴西北前线了。李家人一千一万个舍不得,只是不说出口,因了李岩那句“为了家国”。

李老太太又准备了些东西,让李岩带去荣府,跟贾家老太太,还有姐姐、姐夫道个别。

贾母给李岩准备了一大包人参燕窝等补品。其实,前线经常都是干粮就着水吃一顿,哪里能炖这些。^1,7?n′o·v~e?l+.\c^o/m,但是李岩很乖地接受了,还跟贾母说他一定会吃,让贾母放心。

李莞给了李岩一个包裹,里边有他喜欢的果干,饼子,这些可以放,可以随身带着吃。还有府里姐妹们一起给他缝的手套,护膝等小物件。此外,还有一本诗集,那是府里诸位姐姐妹妹、宝玉等闲来无事时作的诗,李莞整理出来的。

诗云,“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就将家里小作者们笔下的春天,也一起带到塞外吧。

小梨花是大将军钦点的先锋,也是要一起跟去的。

贾兰抱着小梨花不肯放手,喊着要一起同去塞外。

李莞劝了好久,贾兰才放手。

小梨花跟平日一起玩的姐妹们、宝玉、贾兰等一一握爪别过,就跳上了李岩的肩头。

李岩一回去,就看过了那本诗集,是姐姐的字迹。但是作者们留的是雅称,有稻香老农、秋爽居士、蕉下客、蘅芜君、富贵闲人、菱洲、藕榭,还有一个潇湘子。

李岩盲猜稻香老农是他的姐姐李莞,因为李莞的院子里不是种着菜,就是养着鸡鸭鹅这种供食用的家禽。

余下的雅称,李岩分不大清。他来荣府并不多,每次看完姐姐跟贾家老太太,就回去。因此,他对荣府里的人的了解,更多的是通过姐姐李莞的描述。

潇湘子的《咏白海棠》中有一句,“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李岩感受得到,那如泉涌一般,灵动的诗意。潇湘子定是灵魂诗人林妹妹了。

他揉揉小梨花毛绒绒的脑袋,将它装进绑在身上的布袋中,翻身上战马。

第39章 财路

打小梨花跟着李岩奔赴西北后, 李莞的院落又恢复了昔日宁静。每日陪着儿子贾兰念书,引着女儿柔姐儿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喂喂院子里养的鸡鸭鹅兔, 再就是跟姑娘们一起研究一下绣样。

李莞盘下来的铺子整活了,好多人买零嘴儿,都会去东角街。铺子的糕点师父是原来庄妈妈的班底,每日银蝶都会去料看。

糖炒栗子是李莞搬来的新货, 被家里的姑娘们吃中了。李莞许着让银蝶再去铺子里多拿些回来,往各房各处都送些去。

话说宝玉这天不在屋里,袭人也回去了。银蝶便把给宝玉的那份糖炒栗子给了门口的一个小丫头子。

偏宝玉的乳母李嬷嬷杵着拐杖来瞧宝玉。见宝玉不在家, 宝玉房里的丫鬟们又在玩闹,李嬷嬷看不过去, 跟往日一样,指着丫头们就讲:“自从我出去了, 你们越发没个样儿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