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穿越成细作被嬴政偏执爱 > 分卷阅读142

分卷阅读142

角扯出一抹阴毒的笑,低声喃喃:“李牧,就先拿你开刀!”

一月后,秦国咸阳,帝丞宫。^x~k¢a~n?s*h?u¨w¢u/.·c^o`m^

李斯手持密信疾步入殿,躬身呈予嬴政:“大王,郭开密信至。”

嬴政接过帛书,指尖掠过赵国君臣相残的消息,唇角不自觉扬起一抹玩味的弧度,这个郭开,倒真不负他所望,当初能逼廉颇出走魏国,如今又能劝得了赵偃杀了李牧,还真是将三寸不烂之舌使得淋漓尽致。

一月前放他归赵时,嬴政便与郭开密约,归赵后务必说动赵偃收李牧兵权,取其性命。

如今看来,这步棋下得恰到好处。

这些时日,郭开在赵偃耳边不断构陷,将李牧谋反的谣言说得活灵活现,勾结秦军,意图篡位,桩桩件件都戳中赵偃多疑的软肋。

更妙的是,赵国宗室对这位功高震主的将军早已忌惮多时,朝堂上下心照不宣的默契,终使赵偃下了杀心。?优\品?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当解除兵权的诏书送达军营时,李牧却以社稷为重抗命不遵,可这铮铮铁骨,反倒成了他的催命符。

嬴政摩挲着帛书,眼中寒光乍现,李牧这颗眼中钉,终究是拔除了。

而月前散布的“赵相劫持秦太后”之说,此刻正好师出有名,他抬眸望向殿外渐沉的天色,仿佛已看见大秦铁骑踏破邯郸的烽火。

又是一月后,赵国邯郸,龙台宫。

大殿之上,群臣面色凝重,一名斥候将军疾步入殿,单膝跪地:“大王,边境急报!秦军近日增兵十万,战车千乘,已逼近我赵国防线,似有进犯之意!”

赵王偃斜倚王座,闻言非但不惊,反而嗤笑一声,挥袖道:“嬴政小儿,当真以为我赵国无人?他要打,那便打!我赵国有精兵强将,何惧他秦军铁骑?”

群臣闻言,神色骤变,颜聚连忙上前,躬身劝道:“大王,不可啊!”

赵王眉头一皱:“有何不可?”

颜聚道:“大王明鉴,如今李牧新死,军中将士尚未归心,若仓促迎战,恐军心不稳。?E-Z_小*说*网+ +首+发^再者,秦国兵锋正盛,若我赵国独力相抗,即便能胜,也必元气大伤,反而让燕齐坐收渔利啊!”

赵王偃神色微动,但仍不甘心:“难道要我赵国向秦人低头?”

郭开见赵王动摇,立刻上前一步:“大王,臣有一计,可保赵国无忧,何不效仿当年渑池之盟,由大王亲赴咸阳,与秦王签订盟约?秦赵联手,共分天下,岂不比两败俱伤更好?”

赵王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忽然大笑:“好!丞相果然深谋远虑!既然如此,那寡人便亲自走一趟咸阳,看看他嬴政敢不敢动我大赵!”

群臣面面相觑,有人欲再劝谏,却被赵王挥手打断:“不必多言!寡人自有分寸!”

殿内晨光映照出赵王自信而傲慢的面容,却无人察觉郭开嘴角那一闪而过的诡谲笑意。

十日后,赵王偃站在邯郸城的高台上,望着浩浩荡荡的出使队伍,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大王,国书已送达秦国。”丞相郭开快步走来,低声禀报,“消息也已经散布出去,六国皆知您将亲赴咸阳。”

赵偃微微颔首,手指轻抚腰间玉佩:“很好,寡人倒要看看,这潭死水能被搅出多大的波澜。”

同一时刻,这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六国朝堂激起千层浪。

齐国,临淄。

齐王建斜倚在软榻上,一边享受着侍女喂食的葡萄,一边漫不经心地听着使者的汇报。

“赵王要去秦国赔罪?”他懒洋洋地问道,“可打听到带了多少礼物?”

丞相后胜谄笑着上前:“据说是十车珍宝,还有赵国特产的夜明珠。”

“啧啧,赵偃这次可真是下了血本。”齐王建打了个哈欠,“既如此,我们也准备些礼物,等赵秦结盟时送去祝贺。”

“大王英明!”后胜连忙奉承,“赵国与秦国交好,正好牵制楚国,于我齐国有利无害。”

楚国,郢都。

“混账!”楚王完一掌拍碎案几,碎片飞溅,划伤了近侍的脸颊,“赵偃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去年才与我楚国歃血为盟,如今竟去舔秦人的靴子!”

黄歇沉声道:“大王息怒,赵王此举,恐怕另有深意。”

“什么深意?分明是见秦国势大,摇尾乞怜!”楚王完怒不可遏。

黄歇示意侍从退下,低声道:“据探子报,赵王此行名为赔罪,实则可能暗藏玄机。”

楚王完眯起眼睛:“说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