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还不时兴送礼,但那是对大多数人而言,少数脑子精光的肯定是懂得钻营的。+l/a+n\l_a¨n^w\e¨n+x!u^e^.\c¨o~m¢
苏辞觉得这个李大山行为举止特别有派头,又是个搞工程的,人脉啥的能力啥的肯定有,不会想不到中秋节去送点吃食啥的结交一下人。
“是,这几种口味我没吃过啊。”李大山皱了一下眉毛,他是想在中秋节的时候,给一个合作伙伴送点吃食的,可是自己家那俩老的可是叮嘱了这东西是要在正规商店买的,这小摊位,煎饼果子做的可以,这月饼能行吗?
苏辞利索地拿过水果刀,在三块不同种类的月饼上各切了一小片,递给李大山,“给,大哥,你尝尝,不好吃的话,你可以去别家买。”
李大山尝了尝,眉毛一下子舒展开来。
苏辞心里一乐,这兆头好……价钱上自己可以发挥了。
“味道还可以,你这怎么卖啊?”李大山舔了舔嘴唇,仍然有些意犹未尽。
“莲蓉月饼是一块二毛钱一个,蛋黄月饼是一块三毛钱一个,豆沙月饼是一块一毛钱一个。现在手里的月饼可是新出的,紧俏货,要买可是要抓紧的哦,大哥。”
李大山嘟嚷了一句,“这么贵!”嘴上说着,眼睛却是没有从月饼上移开过。
苏辞的月饼盒子包装的袋子也好看,这是她在众多花花绿绿的袋子中精心挑选的。`微`趣^小,税·网! ′免\废_越¨黩_
上面的图案看着简单奢华和市面上那种大红大紫的包装很是不同,看着也让人赏心悦目。
这是苏辞在后世的商品销售中学会的推销策略,更多时候人们会被商品包装所迷惑,从而心甘情愿的从裤兜里掏钱来买一些值不配价的商品。
“我卖的这个月饼可是高档月饼,您要是买的多可以便宜。”
李大山显然是不差钱,在犹豫了几秒之后,缓缓开口说道:“给我来三个莲蓉的,三个蛋黄的,两个豆沙的吧。”
刘芳赶紧弯腰去捡月饼,将月饼包好放在精美的袋子中。
苏辞拿出笔头在算,“总共是9块7毛钱。”
李大山交了钱,满意的要离开,走的时候善意的提醒了一下,“今天下午在文化广场那有文艺演出,人应该挺多的。你们可以去那块摆摊。这是临时改的地点,你们要去的话可以早点去。”
还有演出!
这可是个好机会!
苏辞依稀记得,自己有一次在文化广场看过演出,那时候可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零?点~看′书? ,哽*歆_蕞¨筷+
要是明天也去的话,自己这些货肯定都能卖光,下午还能休息半天,美哉美哉!
苏辞忍不住在心里感叹,自己咋每次一开门做生意,这个李大山都是第一个顾客,他是不是自己的财神爷啊?命中的贵人。
有了第一个客人来买月饼,自然很快就来了第二个。
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像李大山那般豪爽和有钱,接下来的这几个顾客都是买了一两个尝鲜来的。这一上午也就卖出去10多个。
苏辞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了,和刘芳转移阵地,去了文化广场。
演出还没开始,文化广场此时已经是聚集了很多人。
苏辞和刘芳将摊子摆上,就开始吆喝起来。
“你们这月饼是怎么卖的?”一个老太太颤巍巍的拄着拐杖就过来了,身后跟着个六七岁的小丫头。
苏辞一一说了价钱。
老太太撇了撇干瘪的嘴唇,“太贵。”说完,转身就要走。
苏辞也不放过这个机会,赶紧说道:“您老可以先尝尝,若是觉得不好吃,不买也是可以的。”
老太太尝了一口这个,又尝了一口那个,最后又尝了一口豆沙的,皱巴巴的脸上有了一丝笑意,“不能便宜吗?”
苏辞笑嘻嘻的说道:“这个是真的便宜不了,但是要是买的价格超过三块钱的话,会送一个头花。”
苏辞边说着,边从身边的布袋子里掏出头绳,色彩艳丽,又不俗气,正是现在的小姑娘特别喜欢的样式,她还特意选了镇上商店没有卖的新款。
老太太旁边的小丫头一看见头绳,眼神立马就亮了起来,“奶奶,我要头绳,你给我买月饼,我要头绳!”
老太太爱怜的看着自己的小孙女,将手揣进衣服兜里,迟疑了片刻,掏出五块钱,“丫头,给我一样拿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