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智脑成精,军师登基[基建] > 第346章完结

第346章完结

朝臣们也都没有想到,报刊的效果会这样好。\b!i·q¢i¨z*w¨w?.*c^o!m¨

仅仅是一张纸,上面印一些功绩、成就、文章、展望之类的东西,就能一下子引起全天下的讨论。

金銮殿上。

连子明作为户部尚书,首先站出来汇报道:“第一次报刊发行数据已经全部统计完毕,共计销量一百三十万份。虽然一开始开销确实很大,但是若能保持下去,再来一次,原本投入进去的本钱就能全部收回。”

朝中臣子们听到这个数据,都有一瞬间的愣神。

要知道在人口鼎盛时期,大雍朝也才只有不到三千万的人口。

被旱灾、饥荒、蝗虫这么一闹,现在大约之后两千万左右的人口了。

若是真的卖出去,一百三十多万份的话,相当于全国上下每二十多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购买了报纸。

还有盈利,三文钱一份的报纸,居然还有盈利的余地?

听户部的语气,报纸的盈利似乎还不低。

城静枫坐在龙椅上,连子明说的数据一连串涌进耳朵里。\优-品·小~税*网/ -耕^歆_嶵¨全^

盈利是当然会盈利的,全国人民一人一文钱,总的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

宰弘济这个负责筹备的人也没有想到,最后的销量可以达到这么高。

只是隐隐有种感觉,因为在第一批发行的报纸迅速被抢空之后,几乎是各地都紧急加印了三到五次。

他能感觉到,不少人看他的眼神都更热切了。

之前被他找的写文章上报纸的几个人,现在一见到他,脸上都是和煦的笑容。

是啊,自古青史留名得又能有几个,而且都还是人死道消之后的事情了。

自己写的文章,能被一百多万人看到,再经过百姓口口相传,几乎就是全天下人都知道了你,这样的诱惑,可一点也不比青史留名小。

甚至连他都有些心动了。

百官们也纷纷真心夸赞。

“这个报刊好,有利于团结民心。”

“若是朝中有什么大的政策改革,也能用报纸很好的引导舆论,更是有助于一方安定。!y¢o,u,p\i+n^b.o+o^k?.?c~o,m/”

“也有助于文学风气的形成,现在好多人都在讨论报纸上面的《定国赋》”

看到了效果之后,大家对报刊的事情更加上心了。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越来越多有名望的人,都愿意通过报纸刊登自己的文章和见解。

城静枫和宰弘济两人一起把关了第二次稿件的内容。

这一次主要还是偏向歌颂盛世,建立权威性。

通过有名的大儒,有实践性可能的干货,还有已经实现的成就等等方面,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一个高大的形象。

——报刊上内容就是权威的,肯定是对大家有益且真的很有用的。

权威的建立,能吸引更多的人买报纸,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投稿,一起建设出更好的内容。

仅仅两次,发行报刊,不仅将国库起初投资的银钱全部收了回来,更是成功的建立起了前所有为的威信。

报纸上有国家新的发展动向,报纸上有全天下发生的大事,报纸上也有大儒的文章,报纸上也有各种工具原理的介绍。

对于百姓们来说,就像是从一个封闭的小区域,一下子通过报纸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大世界。

每周都有新鲜的事情冲击,每每都能引起很多的讨论,在讨论和争辩平息了差不多一两天之后,新一轮的报刊就又要发行了。

若是你没有看过,或者是没有了解过报纸上的内容,可能别人在说什么东西,都完全听不懂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等城静枫定下的以环保为主题的第三期报刊发行的时候,销量到达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这是第一次确定主题的报刊。

不管是哪一个板块,刊登的全都是与农事有关的内容和文章。

农业板块:干旱的元凶是谁?——[干旱的发生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标题加黑加粗,在一种正常大小的字体中,显得尤为突出。

不管买报纸是为了看哪一个部分的内容,几乎都被这标题吸引了。

干旱居然还有元凶?

难道不是老天爷不下雨吗?

还有人能操控天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