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是真的想不明白,怎么有人在自己钱袋子被动了的情况下无动于衷,陶谦是年纪大了老糊涂了吗?不然现在这情况根本没法解释!
陶恭祖是一州州牧,笮融贪污的那些粮食不是他陶恭祖的私产,而是府库的公粮,他袁公路现在都知道吃喝玩乐只花自己的钱,笮融算哪根葱,凭什么随便取用府库的钱粮?还修庙建塔设席摆宴,有那个功夫不如多看看百姓能不能吃上饭,佛像穿锦衣镀黄金有个屁用,能让他立地成佛吗?“不行,得再派人去陶谦身边吹耳旁风,这事儿不能这么简单放过。/比1奇&中?@文2!网?\> ?#追!\最[,/新/×?章>^<节??\”袁小弟捏捏拳头,大手一挥召来亲信,嘀嘀咕咕叮嘱了半天,这才不怀好意的将人派去徐州。笑话,他袁公路都能在兄长的教诲下改邪归正,这种贪赃枉法的小动作绝不允许在他面前出现,他还就不信了,偌大的徐州能连一个靠谱的人都找不出来?“大人安心,陶恭祖此举是自取灭亡,大人不必操之过急。”戏志才熟练的安抚着在屋里转悠的上官,丝毫不担心接下来的事情。陶谦大概是飘了,觉得能在徐州待到地老天荒,同乡在他眼皮子底下干出这种事情都视而不见,可见徐州官场不比前些年的朝廷强哪儿去。长此以往,不用他们家主公动手,徐州境内的郡县自己就会四分五裂。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陶恭祖平定黄巾有功,现在看来,能平定叛乱的人不一定能治理百姓,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徐州不足为惧。袁术扬扬下巴,骄矜傲气展现的淋漓尽致,“先生也安心,我只是稍微推动一番,不会暴露自己,此举乃替天行道为民除害,我哥知道了也只会夸咱们。”他当不成最厉害的贤才,当个最厉害的纨绔还是可以的,笮融是什么玩意儿,休想在名声上超过他。戏志才知道他这上官的想法向来与众不同,看他脸色变来变去识相的没有再说话,整个宛城最闲的就是这位太守,也只有他有闲心胡闹,太认真了最终累的还是他自己。/t^a+y′u¢e/d_u·.·c/o-m-好在苦日子马上要到头,春耕结束他就能回邺城,接下来替主公看孩子的是谁他不清楚,总之肯定不会继续是他。他们家主公心地善良,不能可着他一个人压榨。独当一面的确很有成就感,如果身边没有袁公路这个活祖宗需要时时关注那就更好了,不妥不妥,真是好日子过久了忘了以前过苦日子的感觉,挑三拣四要不得。袁术向来不问政事,或者说,他想问也没本事问,处理公务费时费力,一个干不好就可能告状告到他哥跟前,兄弟之间经常书信往来很正常,都是联络感情的信还行,都是兴师问罪的信这谁受得了?他又不是三岁小孩儿,不想天天挨骂,索性什么都不管,这样他们兄弟俩还能保持兄友弟恭,真把他哥气很了他怕他的小命儿要交代在这里。徐州笮融敛财的事情不是秘密,修建寺庙那么大的动静,又是修在府城下邳,除非陶谦是聋哑人,不然不可能不知道治下多了那么座金碧辉煌且占地极广的寺庙。笮融自称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宣扬佛法,每到浴佛的日子都提供免费的饭食供前来参拜、礼佛的百姓吃,很多百姓对佛法不了解,前去参拜单纯是为了免费的饭菜,数万人前去一个地方参拜,也就笮融胆子大陶谦又不管他,换个人都能把主事者抓起来下大狱。黄巾之乱才过去多久,张角的教训在前面摆着,一座庙里聚集上万人,谁敢说不会出现第二个黄巾造反?陶谦年纪大了,对很多事情都心有余而力不足,笮融是他的同乡,以前在乡里名声颇好,他们徐州去年没有受到蝗虫侵扰,老天都在保佑他们,只要别太过分,他也没心情管。笮融能说会道,看准了陶谦年迈心慈手软,直接将去年徐州没有蝗虫的功劳揽到他诚心礼佛之上,更让陶谦没有处置他的想法。他对佛祖菩萨虔诚的很,寺庙能建多大建多大,佛塔能有多高有多高,殿里的佛祖菩萨全部镀上金身,银钱如流水般花出去,谁敢说他不虔诚?徐州官署那么多人,看不过眼的不在少数,奈何他们州牧大人不在意,旁人再怎么说也没用。*l_a~n!l^a?n,g?u*o`j′i^.?c~o-m+官场昏暗,上官老迈,陶谦之子不堪大用,徐州俨然已经日薄西山,且看着吧,再这么下去迟早要生乱。笮融在徐州作威作福好些年,如果没有人管,估计陶谦一日不死,他就一日不会消停,可惜他这次惹到的不是别人,而是对歪门邪道格外擅长的袁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