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要给你推荐金宝霖的三难,写的太好了!我家隔壁大婶按照金作家的描写,就真的这么抓到她老公和寡妇在偷人!”
“而且我觉得里面的主人公才不是精神病,一定是她的那些亲戚为了抢夺她家的财产故意陷害。”
喝水路过的大哥停下脚步,双眼放光:“小孔,你也追三难啊?”
“是啊是啊!”明明以前两人都没交集,一听是同好,两人瞬间发展成了忘年交。
“主人公好惨,希望早点摆脱嫌疑,教训那群豺狼。”
“我觉得金作家的文学造诣很高,虽然是很平淡的日常,但总能让我害怕,唯一不好的就是更新太慢了。”
“该作家的基本功一定很扎实,遣词造句简洁而一针见血,我觉得ta肯定是一位饱经岁月沧桑的老先生。”
“不不不,我觉得ta应该是位中年男士。”
大哥竟然还随身携带报纸,另外旁听的几名员工也忍不住加入讨论。
金宝霖摊开报纸:“上面不是难难难吗?为什么你们不觉得是位年轻女士呢?”
“三难是简称啦。”小孔挠头:“你提供了新思路,这名字倒是很像女士的风格,不过年轻就不太可能吧。”
大家这会讨论完剧情,意犹未尽的开始寻找作者的身份,特别是金姓的文学家族。男女都扒了一遍,愣是没有一个符合的。
他们都没想过还有人会用化名。
小孔仰天长叹:“为什么找不到?找不到就没办法催更了,好想一口气看到大结局啊!”
金宝霖坐回座位,打开抽屉里的信件,里面赫然是将她的作品改编为连环画、电视、电影的申请。
她落笔,在合同上签下名字。
文娱行业从禁锢到缺乏,遮盖不住人们自主创作的热情。仿佛一个特殊的信号,各地的文学都迎来了井喷式发展,大量优秀的作品走到台前。
大街小巷仿佛都是文学青年,他们吟诵诗歌探讨小说,如饥似渴的扑在百花齐放的期刊、报纸、书籍上。
沉寂己久的文学迎来黄金时代,创作者们激情高昂。
金宝霖又写了两篇小说,她的作品在洪流中始终独树一帜,屹立不倒。
时间度过七九年,这一年里,在外交部工作的云晓生格外忙碌,他更是随着一起出了国。
流行乐崛起,一曲《乡恋》红遍大江南北。
港台音乐辉煌崛起,国内民营经济复苏,特区成立。
作为领导的周大姐在恢复研究生制度时还询问过金宝霖要不要带薪去进修,被金宝霖拒绝。
八零年,周大姐召集所有人开会,面色凝重的看向负责糖酒公司的部门。
“市场经济在转型,我们也应响应号召,顺应时事。经领导班子一致表决,同意通过将烟草从糖酒公司分离的决定,成立新的、独立的烟草公司。”
“在座各位都是老员工,现在烟草公司急需人才建设。这次开会是想征求大家的意见,你们谁愿意调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