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将功成万骨枯。/w?o!s!h!u·c*h_e?n~g,.·c!o*m¨
杨盛岚明白这个道理,却还是很心痛。
想起接下来还要面临长江天险,更觉头疼。
“做好抚恤工作,水师要继续扩大规模。关中最近还好吧?”
如今有了淮河,水师训练条件就更好了,只要有足够的钱粮,这块短板很快就能补齐。
只是徐州远离东都,如今又是前线,需要一个大局观出色的人物来坐镇。
江螭军务上没问题,政务是指望不上的。
思来想去,大本营离不开裴婉柔,她便想着让谢明襄动一动。
可惜邓影没领会到她的意思,只道:“一切如常,谢大人正在筹备科举考试和登基大典,裴大人忙于各州人员调动,刑部正在推行新版户律,闻大人在东都主持中原地区的学堂事务...”
杨盛岚耐着性子听了半天,忽然灵光一闪,“传令崔白虹,速来淮阴。”
这么大的黄淮下游平原,不只是军事要塞,也是粮食主产区。
左右关中和中原都梳理的差不多了,正好来徐州。
虽说崔白虹因为心理阴影,只想管农田水利的事,但他脑子又没跑。
毕竟是少年时期就被誉为王佐之才的人物,短期内兼职个军师也无妨。-三^叶¢屋` *无?错~内-容·
解决了这个问题,等江螭抵达,就能启程回去了。
比江螭先到的是越侯使者。
这回不是谢瑜了,居然是萧氏族中子弟,论血缘,也能称越侯一声大哥。
这位萧公子被请进来后,很客气的行了个礼。
“晟侯果然如传闻般龙章凤姿,金相玉质,今日一见,实属三生有幸。”
伸手不打笑脸人,杨盛岚也回了一句,“萧公子神清骨秀,雅人深致,幸会幸会。”
这倒也不完全是商业互夸。
眼前这位萧公子风度翩翩,不像乱世里的政客,更像是太平年间的文人,闲来无事便对花作赋,望月吟诗。
彭城血迹未销,百姓依然瘦骨嶙峋,在这位身上,杨盛岚却想起了两句不合时宜的词。
太平世,少年时,忍把韶光轻弃。
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锦绣堆里的萧公子见她和气,脸上明显放松了不少。
开口便道:“听闻吴侯用粮食和淮阴城换了世子回去,不知您如何才肯放了姚将军?”
这话一出,杨盛岚都忍不住想笑了,甚至有一种欺负老实人的错觉。
可惜她在北方砍了五年蛮人,心比百炼钢还要硬。`l~u¢o′q¨z,w_..c+o/m~
“萧公子说笑了,我与吴侯只是不想徒增杀戮,经过友好协商后,达成了和平相处的盟约罢了。”
“听闻越侯最是仁慈,想来也不愿看到山河喋血,那淮南郡紧邻中原,姚将军在此虎视眈眈,实在难以令人心安。”
萧公子顿时一脸为难。
显然,不管是将淮南郡换出去,还是让姚安不再去淮南,这个代价都超出了预期。
杨盛岚不再开口,一时之间,淮阴县衙大堂安静的犹如深海。
无形的压力袭来,萧公子很快就沉不住气了。
“还请晟侯见谅,我们愿意赠送一些粮食和布匹,您看如何?”
杨盛岚笑而不语。
哪怕没有具体消息,她也能猜到,越侯府内现在应该很热闹。
有吴侯的赔款,此次出征的粮食基本上都赚回来了,关中和中原去年都是丰年,她现在没那么缺粮,更想给南方势力添点乱子。
任凭萧公子怎么说,她都不松口,拿不出淮南郡,就只能让姚将军去长安做客。
这他还真拿不出来。
淮南郡南临长江北岸,越侯的大本营在江州浔阳,紧邻长江南岸。
这若是舍了出去,双方连个缓冲地带都没有。
显然不符合越侯一贯的作风。
第一次谈判结束,双方都持保留意见。
杨盛岚去看了眼消极抵抗的姚安,感觉自己像个大反派。
刚睡醒的系统好奇极了,“宿主之前不是眼馋这对夫妻?你这么做,恐怕没机会收服他们了。”
杨盛岚叹气,“没办法,你是没看到,那人绝食的心思有多坚定,确实没什么机会。”
“先关着吧,总不能放人回去和陆汐互成犄角,在淮河一线威胁我们。”
她也没指望天下人才都是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