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我刚才瞅了,隔壁那家卖布料的,生意挺好,咱这绣品精细,应该能行。”
正说着,院门口有人喊:“莹姐在不?”是林轩逸,手里拿着张纸,“姐夫让我问问,价目表这么写中不?”
宋莹接过来一看,上面用毛笔写着
“苏绣手帕——两元”
“绣花衬衣——十元”
字逑劲有力的,看着就舒服。
她笑着点头:“好,就这么写,让人一眼能瞅明白。”
林轩逸刚走,宋莹就去灶房烧水,回头对林武峰说:“晚上我给你炖个排骨汤,咱喝点热乎的。”
林武峰抬头:“不用那么麻烦,随便吃点就行。”
“不麻烦,”宋莹往锅里添着水,“你不总说北京的菜不如家里的香嘛,我多搁点姜,驱驱寒。”
晚饭时,宋莹给林武峰盛了碗汤:“你尝尝,跟咱苏州的味儿像不?”
林武峰喝了口,点头:“像,比饭馆里的强。”
宋莹瞅着他,慢悠悠地说:“武峰,你看啊,咱现在生意也顺了,要是再添个闺女,是不是更像样了?”
林武峰夹菜的手顿了顿,没说话。
宋莹又说:“你别总惦记我生栋哲那会儿的事,都过去多少年了。现在我身子骨硬朗着呢,真要有了,我也能照顾过来。再说了,栋哲也盼着有个妹妹跟他玩呢。”
林武峰放下筷子,叹口气:“我不是不想要,就是怕你再遭罪。”
“你看你,又来了,”宋莹给他夹了块排骨,“大夫都说没事了,你就信我这一回,中不?”
林武峰瞅着她,半天没言语,末了闷声说:“先把铺子的事弄顺了再说。”
宋莹心里一喜,知道他这是松口了,赶紧点头:“哎,好!”
她给林武峰又盛了碗汤,心里头跟揣了个暖炉似的,热乎得很。
转天一早,林轩逸带着俩朋友,踩着梯子把“南方锦绣”的招牌挂上了。
红底黑字,在胡同口一晃,还真惹眼。
宋莹刚把绣品摆齐,就有个大妈掀帘进来:“妹子,这手帕是苏绣?”
“哎,您瞧瞧,”宋莹递过块绣着兰草的手帕,“这是正宗的苏绣。”
大妈摸了摸,首点头:“我闺女就爱这个,给我来两块。”
开张第一单成了,宋莹心里头敞亮,赶紧用自己折的纸袋装好。
刚送走大妈,又进来几个年轻媳妇,指着那件绣花棉袄问价,叽叽喳喳地试了半天,最后买走两件。
林武峰在旁边记账,笔都没停过,中午吃饭时首乐:“没寻思这么火。”
宋莹给他盛着饭:“咱这东西实在,价也公道,能不火吗?”
正说着,电器厂的人到了,为首的销售经理姓张,一进门就握手:“宋姐,林工,让你们久等了!”
“刚到就干活?”宋莹笑着往屋里让,“先歇歇,我给你们下碗面。”
张经理摆摆手:“不了不了,我们先去商场看柜台,争取跟你们这铺子似的,早点开张。”
林武峰放下碗筷:“我跟你们一块儿去,那边经理我认识,好说话。”
俩人刚走,宋莹就见图南领着林语曦进来了,手里还拎着个网兜:“宋阿姨,我们给你送点新鲜枣。”
“这孩子,还惦记着我。”
宋莹接过网兜,瞅着俩孩子站在柜台前看绣品,心里头首乐,“语曦要是喜欢,挑块手帕,宋姨送你。”
林语曦脸一红:“不用不用,我就是来看看。”
图南在旁边说:“她昨儿还说,想跟你学学苏绣呢。”
“想学啊?”宋莹眼睛一亮,“等我不忙了,教你几招,不难。”
正说着,林武峰回来了,后头跟着张经理,俩人脸上都带着笑。
“成了?”宋莹问。
“成了!”林武峰点头,“商场那边说,三天后就能上货,柜台位置还挺好。”
张经理接话:“宋姐这铺子开得旺,也给我们沾沾喜气,咱这电器啊,指定也能大卖!”
三天后,电器柜台如期开张。
张经理带着伙计们把电饭煲、电炒锅、电冰箱等十余种家电一一摆好,林武峰特意在柜台前放了台收音机,正播放着时下流行的歌曲,引得不少路人驻足。
“这收音机音质真不赖!”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凑过来,伸手想摸。
张经理赶紧介绍:“这是咱厂新出的型号,省电还清楚,比上海那边的牌子不差啥。”
年轻人听着歌,干脆利落地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