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一会儿扫院子,手脚都没处放。
黄玲看着首乐:“瞧你这紧张样,跟个新女婿上门似的。”
图南脸一红:“妈,你别瞎说。”
话刚落,院门口就传来了敲门声。
他跟踩着弹簧似的蹿出去,回来时身后跟着林语曦。
林语曦穿着件米白色的棉袄,手里拎着个布包,见了黄玲他们,规规矩矩鞠了一躬:“叔叔阿姨好,爷爷奶奶好。”
黄玲赶紧往屋里让:“快进来暖和暖和,外头冷吧?”
林语曦把布包递过来:“这是我爸修复的小画册,还有我妈做的点心,不值钱,您别嫌弃。”
黄玲打开一看,画册里是些山水小画,笔触细细的;点心用油纸包着,透着股芝麻香,她笑着说:“这可太用心了。”
进屋坐下,黄玲先端上一碗甜汤:“快尝尝,桂花味的,知道你爱喝这个。”
又摆上一碟蜜饯、一碟核桃酥,全是甜口的。
林语曦小口喝着汤,跟黄父唠起了家常,说的都是老院子的讲究,黄父听得首点头:“这丫头懂的不少啊,比图南这小子强多了。”
饭桌上,黄玲给林语曦夹菜:“多吃点,这腊肉是从南方带来的,尝尝看合不合口。”
吃完饭,黄玲从里屋拿出个盒子,打开是块苏绣的手帕,上面绣着朵玉兰花:“这是我亲手绣的,给你留着用。”
又掏出块手表,“这表是年前去百货商场买的,走得准,你上学看时间方便。”
林语曦赶紧摆手:“阿姨,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
“拿着吧,”黄玲硬塞到她手里,“第一次来家里,没准备啥好东西。”
这时候,黄父黄母和庄超英也凑了过来。黄父掏出个红包:“孩子,拿着买糖吃。”
黄母也递过一个:“沾沾喜气。”
庄超英最后把红包塞给她,话不多:“好好学习。”
三个红包鼓鼓囊囊的,林语曦捧着,脸都红了,还是脆生生说了句:“谢谢爷爷奶奶,谢谢叔叔。”
一旁的图南看着这阵仗,嘴都合不上了,光顾着傻笑,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反倒是林语曦,一会儿给黄母捶捶背,一会儿帮黄玲收拾碗筷,稳稳当当的。
黄玲瞅着图南那傻样,偷偷跟庄超英说:“你看咱儿子,还不如人家姑娘大方呢。”
庄超英低笑:“傻点好,实在。”
林语曦要走时,图南自告奋勇去送,俩人并肩走在胡同里,影子拉得老长。
黄玲扒着门框看,跟庄超英说:“这丫头,我瞅着真不赖。”
送走林语曦,图南回来时脸上还带着笑,进门就被黄玲拍了下后脑勺:“傻乐啥?人都走了。”
图南摸了摸头:“妈,你们咋给那么多东西啊?”
“第一次上门,不得表示表示?”黄玲收拾着桌子,“人家孩子拎着礼物来,咱也不能小气。”
黄父蹲在院里抽旱烟,接了句:“这丫头不错,说话办事都透着机灵,还懂规矩。”
黄母凑过来,手里捏着林语曦带来的点心:“你尝尝,这芝麻酥做得多细发,比街上买的强。”
庄超英往炕上铺褥子,慢悠悠道:“孩子心眼实,跟图南正好互补。”
图南没接话,蹲在灶房门口,摸着黄玲给林语曦的那块手表包装盒——刚才送她到胡同口,林语曦把手表戴在手上,冲他笑:“你妈真好,比我妈还细心。”他当时光顾着点头,连句完整话都没说出来。
正愣神呢,鹏飞从外头跑进来:“图南哥,林语曦姐走了?我还想跟她学剪纸呢!”
“她说明天还来,”图南脱口而出,说完又红了脸,“我是说……她想再来看看老枣树。”
黄玲在屋里听见了,跟庄超英使了个眼色:“听见没?人姑娘还想来呢。”
第二天一早,图南就把院里的雪扫得干干净净,还搬了把椅子放在枣树下。
黄玲看着首乐:“这还没开春呢,树叶子都没长,有啥好看的?”
图南挠挠头:“她说老枣树有年头了,想数数树纹。”
果然,晌午刚过,林语曦就来了,手里捧着个玻璃罐:“阿姨,这是我妈腌的糖蒜,酸甜口的,给您尝尝。”
黄玲接过来打开,一股蒜香混着甜味飘出来:“这可稀罕了,我正愁没下饭的呢。”
林语曦跟图南蹲在枣树下,真的数起了树纹,你一言我一语的。
鹏飞和栋哲凑过去听,也跟着数,数着数着就吵起来,嫌对方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