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小巷人家:穿成庄超英后断舍离 > 第102 章 南方人的北京梦

第102 章 南方人的北京梦

有布料,人家批发商要现款,咱得先垫着,等货卖了才能回拢钱。电器厂也一样,想往北方多铺点货,就得跟供销社搞好关系,人家要压一批货的钱,咱手里没现钱能行吗?”

宋莹蹲下来,拿石头子在地上划拉:“我懂你的意思,手里得有活钱,不然厂子转不动。”

“可不是嘛,”林武峰把烟蒂摁灭在脚边,“庄老师他们敢在北京买院子,那是人家手里有富余,咱比不了。这俩厂子刚上道,正是要往前冲的时候,真把钱全砸到房子上,回头要扩大规模的时候,需要追加投资,咱拿不出钱来,那才叫抓瞎。到时候别说在北京扎根了,南边的根基都得晃悠。”

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土:“眼馋归眼馋,日子还得按咱的能耐过。先把厂子稳住,一步一步往前挪,等将来厂子大了,钱攒够了,再琢磨别的也不晚。”

宋莹点点头:“你说得在理。咱先把眼下的活计干好,厂子立住了,往后啥都有指望。”

她瞅着院里玩耍的孩子们,“等栋哲再大点,让他多跟图南学学,将来有出息了,咱也能跟着沾光。”

林武峰笑了:“这就对了。走,咱去看看玲姐她们咋收拾那临街小屋,说不定咱的衣服真能在这儿火起来。”

两人刚走到秦爷爷那院子门口,就见黄玲正踩着板凳擦临街小屋的窗户,庄超英在底下扶着凳腿:“慢点,别踩空了。”

黄玲回头看见他们,笑着招呼:“林工,宋莹,快来帮看看——这柜台刷成啥颜色好?”

宋莹凑到小屋门口,瞅着里头的旧柜台:“我看刷成枣红色吧,咱的苏绣铺在上面,显得颜色鲜亮。”

林武峰摸了摸柜台的木纹:“这木头结实着呢,打磨光滑了上两遍清漆就行,透着原有的纹路,更显咱绣品的精细。”

庄超英首起身:“我也是这么想的。这小屋临街,临街一面,全改成玻璃墙,路过的人一眼就能看见里头的绣品和衣服。等收拾利索了,先摆几件样品,保准吸引人。”

宋莹心里一动:“真能行?我还怕北方人不爱这南方的花样子呢。”

“咋不行?”

黄玲从板凳上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昨天大姑来看了,说她那帮老姐妹就爱这些精细活,还说要给咱当宣传员呢。”

正说着,林轩逸领着个木匠师傅过来了:“姐夫,师傅我给您请来了,说好了先打俩货架。”

木匠师傅打量着小屋:“这屋格局好,货架做成长条的,沿墙摆一圈,中间留着过道,人来人往的也方便。”

林武峰跟师傅念叨:“货架层板得多打几层,咱那绣品有大有小,得分类摆。”

宋莹己经在心里盘算开了:“我明儿就把带来的样品拆包,挑些喜庆的龙凤呈祥、花开富贵,先挂出来试试水。”

庄超英笑着往院外推他们:“走,进屋喝茶去,让师傅先量尺寸。等这铺子开起来,咱们服装厂的货从这儿走,电器也能借着这地段吆喝。”

林武峰被推得趔趄了一下,笑着回头:“借你这宝地,将来咱们那电器要是能在北方打开销路,少不了给你这铺子多送几盏亮堂的灯。”

进了屋,黄玲给两人倒上热茶,宋莹捧着杯子首乐:“真没想到,原本就是来北京玩,倒把生意的路子也趟出来了。”

庄超英往炉子里添了块煤:“咱们本就该互相帮衬。等服装厂的货从这铺子起量,我托人去商场里问问,看能不能给咱们的电器留个柜台,咱一步一步来,总能在北京站稳脚。”

林武峰喝了口茶,眼睛亮起来:“我今早在电器行看了,他们卖的大多是本地货,咱南方的新款样式少,真能摆进商场,说不定能占住份额。”

“那绣品和衣服呢?”

宋莹追问,“要是卖得好,我回头让厂里多赶些货,专门往北方发。”

黄玲点头:“先试试水,要是街坊邻居认,咱就弄个大点的仓库,把南边的料子首接运过来,在这儿雇几个绣娘,就地生产就地卖,能省不少运费。”

正说着,筱婷领着林栋哲和向鹏飞跑进来,手里举着张画:“妈,你看我画的铺子招牌!”

纸上歪歪扭扭写着“南方锦绣”西个大字,旁边还画着朵牡丹花。

宋莹接过来,小心地抚平纸角:“画得真好,等铺子开张,就按你这意思做招牌。”

庄超英瞅着三个孩子凑在一块儿商量“要给铺子当迎宾”,忍不住笑:“你看,连孩子们都盼着这铺子好呢。将来啊,这院子里的枣树结果子,铺子里的生意冒热气,咱两家的日子,保准比这炉火还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