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玲和宋莹两家人一起去北京,加上亦安和筱雅两个小家伙,浩浩荡荡十一个人,一路上着实热闹得很。·卡¢卡¨小.说¨网. ~更′新/最\快+
好在运气不错,两家买的硬卧票都在同一个车厢,照应起来比较方便。
火车刚开动,林栋哲就踩着梯子爬上上铺,扒着栏杆往下喊:“鹏飞,你看这床跟秋千似的!”
向鹏飞正踮脚够行李架,闻言回嘴:“小心摔下来!上铺得扶稳了。”
宋莹在中铺整理被褥,探出头训儿子:“栋哲,别瞎折腾!把你那本《北京名胜》拿出来,胜得到北京了不知道去哪玩。”
鹏飞在对面上铺坐首了:“林栋哲,我也要看!”
他接过隔壁上铺林栋哲扔上来的书,指着天安门的插图,“大舅妈,你看这城楼,真的有这么高吗?”
黄玲在下铺给筱雅换尿布,抬头笑:“比这图还高呢。”
庄超英抱着亦安,正给孩子剥橘子,闻言接话:“图南说了,他在北京等着,到时候他给你们当向导。”
亦安抢过橘子瓣塞嘴里,含混不清地喊:“哥!哥!”
隔壁包厢传来黄父的声音:“武峰啊,你那家电在北方真能卖动?”
林武峰在中铺翻着资料,应道:“叔,现在城里人讲究得很,肯定有市场!”
“到了天安门广场就能见着!”林栋哲从上铺探个脑袋过来,“书上写了,广场可大了,能站好万人!”
向鹏飞推了他一把:“你小声点,黄爷爷黄奶奶要歇会儿呢。”
林栋哲吐吐舌头,缩回上铺。
庄超英拿了块桃酥递给亦安,又塞给筱雅一块:“俩小的乖点,到北京给你们买糖葫芦,插满整根棍儿的那种。”
筱雅含着糖,小手指着窗外:“树!跑!”
黄玲拢了拢孩子的衣角,对宋莹说:“还是你想得周到,带了棉被,这火车夜里凉。”
宋莹往下递了个布包:“我给孩子们缝了几个暖水袋,灌上热水揣怀里。_三·叶,屋, ,更¢新!最¨快?对了,咱们服饰店的料子,真打算在北方试试?”
“先看看行情,”黄玲接过暖水袋,“要是有人喜欢咱南方的绣品,说不定能搭个线。”
火车“哐当哐当”往前跑,过了没多大一会儿,亦安就闹着要撒尿。
庄超英赶紧抱起他,往车厢那头的厕所走,路过林武峰他们包厢时,黄父黄母不知何时己经睡着了。
庄超英抱着尿完尿的亦安回来,刚坐下,筱雅又指着肚子“啊啊”叫。
黄玲摸了摸孩子的额头,说:“怕是饿了,我把带来的米糊冲点。”
宋莹从中铺探下头:“桌上的搪瓷缸这有热水,我刚打的,你倒点。”
黄玲拿过来,冲好米糊,用小勺搅了搅,试了试温度才喂给筱雅。
筱婷在中铺看够了书,爬下来凑到跟前:“妈,我也想尝尝。”
“你都多大了还吃这个,”黄玲笑着刮了下她的鼻子,“包里有饼干,自己拿。”
筱婷刚掏出饼干,林栋哲就从上铺爬下来,凑过去:“给我一块!”
向鹏飞也跟着下来,伸手要了一块,俩小子靠着包厢,咔嚓咔嚓三两口就吃完了。
庄超英看着这光景,笑着对黄玲说:“你看这几个孩子,在家还争抢呢,出来倒和睦了。”
黄玲没接话,瞅着窗外掠过的田埂,忽然说:“真快啊,上次来北京,我还没怀这俩小的,现在这俩都快一岁了。”
宋莹听见了,接话道:“可不是嘛,我还清楚得记得林栋哲学走路的样子呢,结果,一转眼,他马上都进高中了。”
经过两天两夜的旅程,两家人终于在第三日的清晨抵达了北京站。
火车刚驶进北京站,林栋哲就从上铺爬下来,扒着窗户首嚷嚷:“北京!我看见北京站的牌子了!”
向鹏飞也跟着凑过来,手指在玻璃上划着:“哪呢哪呢?”
黄玲正给筱雅系围巾,笑着拍了拍俩孩子:“别急,下了车有的是时间看。?·白§D马D_#书μ&院}\ ?ˉ?更¢;新#`{最-¨快1t”
刚出站台,筱婷突然指着人群喊:“哥!是哥!”
图南穿着件深灰色毛呢大衣,正踮着脚往这边望,看见他们立马挥起手:“爸!妈!爷爷奶奶!”
他身边站着一对老年夫妇,还有个高大英俊的青年,正是大姑和大姑父,还有黄玲的表弟——林轩逸。
大姑笑着上前拉住黄母的手:“弟妹,可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