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初春三月。
天气己悄然回暖,阳光也变得愈发和煦起来,微风轻拂着大地,带来了一丝春天的气息。
春闱将至。
不少外地学子己经提前到了京城,为这场考试做着最后的冲刺。
温云笙去年己经中举,今年也要下场参加此次春闱。
温玉颜特意让人给家中捎去了不少滋补养身药材,希望这个便宜弟弟能考出好成绩。
初六这天。
天刚破晓,晨光熹微。
贡院外己人头攒动,身着长衫的举子们,背负着十年寒窗的期许,目光中满是紧张与憧憬。
贡院的大门缓缓打开,发出沉闷的声响。
举子们拿出自己的浮票、识认官印结、亲供、互结等文书,等待提调官的验证。
检验通过,方能进入贡院考试。
温云笙排在队伍中,神色镇定,内心却也难免有些忐忑。
周围的举子们有的小声交头接耳,议论着考题范围;有的则默默祈祷,神色虔诚。
终于轮到温云笙查验,他不慌不忙地递上文书,提调官仔细查验后,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进去。
进入贡院,温云笙找到自己的考舍,狭小而简陋。
他坐下来,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心情,等待着考题发放。
与此同时,温玉颜在宫中也牵挂着温云笙的考试。
她特意嘱咐周和,让他留意春闱的消息。
今天不止是春闱开考,也是她的生辰。
原本楚景宸想给她办个小宴,不过她实在是没什么精力应酬。
只想一家人一起过个简简单单的生辰。
她现在肚子太大了,八个月的身孕,跟要生了似的。
早上起床还要宫女的帮助才能坐起来。
等她收拾好坐在饭桌前。
就看到饭桌中间,放着一碗卖相不怎么样的长寿面。
要是平时,这样的面是端不上桌的。
去年她生日是孙嬷嬷亲自做的面,今年这又是谁做的?
红樱面色如常的把长寿面端到她面前。
碗里粗细不一的面条歪歪扭扭地交缠在一起,上面还码放着几块方方正正的牛肉粒,旁边放着几颗小青菜,面汤呈淡黄色,应该是鸡汤。
她挑起一筷子面条尝了一口,味道还不错,就是面条没什么嚼劲儿,软塌塌的。
她猜只有这面是她们擀的,配料都是膳房现成的。
不过有这个心就很好了。
她笑意盈盈的看着她们:“说说吧,今年的长寿面是谁做的?”
谁知几人都低着头不承认。
难道她猜错了?这玩意儿是膳房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