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四合院:抗鹰,我留学归来 > 第44章 这机床真的会自己加工

第44章 这机床真的会自己加工

应前线。"周怀安自言自语,手中的笔在图纸上快速移动。

在小世界的加速下,他很快就完成了初步规划。

"火箭炮生产的瓶颈主要在三个环节:火箭弹壳的冲压成型、内部组件的精密加工和最终装配。"

周怀安思索着,在图纸上画出一条完整的生产线:

"冲压环节可以引入数控技术,实现半自动化;精密零件加工己经有了数控机床;最后的装配,可以设计一套简易的流水线,提高效率。"

他的设计考虑到了这时候技术条件和资源限制,没有盲目追求完全自动化,而是采用"人机结合"的方式,用机器处理精密和重复性工作,用人工弥补自动化的不足。

"这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全自动流水线,而是适合当前条件的'半流水线'。"周怀安满意地看着自己的设计,"虽然原始,但足以将生产效率提高三倍以上。"

方案中,他详细规划了每个工位的设置,工人的操作流程,以及关键设备的改造方案。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几台改造后的数控冲压机和自动焊接装置,这些都是当时闻所未闻的新技术。

"最难的部分是弹头的云爆剂填充,这需要极高的安全标准和精确计量。"

周怀安皱着眉头,在图纸上反复修改着这一环节的设计,"必须设计一套专门的安全操作程序,确保万无一失。"

经过在小世界几小时的高强度工作,周怀安终于完成了《107火箭炮半流水线生产方案》,内容详尽而周密,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检测,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这套方案实施后,预计月产能可以从目前的50门提高到至少150门,加上弹药量的相应提升,足以满足前线的紧急需求。"周怀安在方案的结尾写道。

他合上图纸,关闭小世界,揉了揉酸痛的肩膀。窗外己是漆黑一片,办公室里只剩下他一个人的灯光。

"明天一早,就汇报这个方案。"周怀安自言自语,"时间不等人,前线的战士们正在等待我们的武器。"

……

第二天清晨,周怀安怀揣着《107火箭炮半流水线生产方案》走向厂部大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