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有很多顾虑。
正当技术人员们七嘴八舌地争论着,周怀安己经看出来了,光有图纸还不够,这些经历过战火的老工程师们见多了"夸夸其谈"的年轻人,需要更有力的证明。
周怀安站起身,走到会议室的黑板前,拿起粉笔,气定神闲地说道:
"各位同志,看来仅凭图纸还不足以让大家信服。那么,请允许我用科学理论来解释一下这个设计的可行性。"
会议室里的嘈杂声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周怀安深吸一口气,开始在黑板上迅速书写一系列方程式:
"这是基本的空气动力学方程——柏努利方程。它描述了流体在流动时压力与速度的关系。"
他一边写一边解释,"当火箭弹飞行时,气流会在尾翼处产生分离和涡流,这是造成弹道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他接着画出了传统火箭弹尾部的气流分布图,线条流畅准确,仿佛他就是空气动力学专家一般。
"传统的单层尾翼设计,气流在这里、这里和这里会形成涡旋,"周怀安用粉笔点出几个关键位置,
"这种涡旋会导致火箭弹在飞行过程中产生不规则的摇摆,从而影响精度。"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
就连那些刚才还在质疑的老工程师们也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而我设计的双层尾翼结构,"周怀安又画出一幅新图,"前组尾翼首先对气流进行第一次分离,形成类似于这样的气流模式。"
他的粉笔在黑板上划出一道道流畅的曲线,展示气流如何绕过第一组尾翼。
"然后,这些初步分离的气流会被后组尾翼进行第二次整流,形成更加稳定和有序的气流模式。"
他又画出后组尾翼周围的气流分布,整个图形看起来和谐而科学,甚至带有一种奇异的美感。
"这种双重整流的效果就像是——"周怀安思考着如何用当时的认知水平来解释,
"就像是水流经过两道闸门的调节,变得更加平稳和可控。"
李工程师不自觉地站了起来,手指微微颤抖着指向黑板:
"这...这是哪门子理论?我在北极熊学习多年,从未听说过这种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