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四合院:抗鹰,我留学归来 > 第4章 吹牛也要有个限度啊

第4章 吹牛也要有个限度啊

"周同志,你这个设计固然精美,但是太理想化了。

首先,这种火箭弹的壳体需要用特种钢材,我们根本没有;

其次,推进剂配方太复杂,现有工厂无法生产;还有,这种精度的加工,我们的设备达不到啊!"

王明的话像一盆冷水,浇在了刚刚被点燃的热情上。

会议室里的气氛又低沉下来。

"就是啊,"另一个老工程师跟着说道,

"图纸是好图纸,但这不还是纸上谈兵吗?我们连喀秋莎都造不全,就算有了图纸,材料从哪来?

精度怎么保证?质量怎么控制?这不是在做梦吗?"

"就连咱们自己都造不出喀秋莎,凭什么能造出这个来?别看图纸画得好看,实际操作起来难如登天啊!"

"我看这事还是先放一放吧,咱们还是解决步枪统一问题比较实际..."

质疑声此起彼伏,会议室里的气氛又回到了先前的悲观状态。

周怀安看着这些摇头叹气的老工程师们,心里有些失望但并不意外。

"各位同志,请听我说,"周怀安提高了音量,会议室慢慢安静下来,

"我完全理解大家的顾虑。但是,我设计这种火箭炮的初衷,就是考虑了我们当前的技术条件和物资限制。"

他走到图纸前,指着火箭弹的壳体部分:

"王工提到的特种钢材问题,我己经在设计中考虑了替代方案。这里看,我们可以用普通40号钢代替,只需要增加壁厚2毫米,就能满足基本强度要求。"

"至于推进剂,"周怀安又指向另一张图纸,

"我设计的不是标准配方,而是简化版,主要成分是硝酸铵和木炭,加少量添加剂,这些材料我们都能生产或获取。"

"还有精度问题,"周怀安眼睛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大家都知道,火箭炮本来就不是精确制导武器,它的价值在于区域覆盖打击。我们追求的不是单发命中率,而是多发齐射的群体效果。"

会议室里安静下来,大家若有所思。

"可是...就算材料问题解决了,我们的工人技术水平跟不上啊,这么复杂的东西,谁来生产?"

一个年长的技术员无奈地摇头。

"就是,图纸再好,没人会做也是白搭,"另一个工程师附和道,

"我们连最基本的螺纹都加工不好,更别说火箭弹的尾翼平衡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