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装备的高级武器啊!"
"就是,"另一位技术员摇头道,
"我们连像样的步枪都造不好,还谈什么火箭炮?周同志,你是不是对我们的工业能力有什么误解?"
周怀安保持冷静:"恰恰相反,正因为我了解我们的工业条件,所以才建议研发火箭炮。火箭炮结构简单,不需要精密加工设备,用我们现有的条件完全可以生产。"
"荒谬!"李志明工程师激动地站起来,他是基地的老资格技术员,
"周同志,你刚从北极熊回来,可能对我们的实际情况不太了解。就算是最简单的火箭炮,也需要稳定的火箭发动机、精确的弹道计算和可靠的引信系统。这些我们都不具备!"
另一位姓张的工程师也跟着反对:
"就是啊,我们连统一规格的螺丝钉都生产不好,还造火箭炮?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会议室里爆发出一阵哄笑。
"周怀安同志,"赵主任语重心长地说,
"我理解你想为国家做贡献的热情,但我们必须实事求是。火箭炮技术太复杂了,不是我们现在能够掌握的。北极熊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确实厉害,但那是他们经过多年研发的成果,我们短期内无法复制。"
周怀安环顾西周,发现几乎所有人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他。
有人窃窃私语,有人摇头叹息,还有人脸上带着嘲讽的微笑。
"这小伙子刚回国就说大话,真是书生意气啊。"
"北极熊那边肯定把他忽悠了,以为火箭炮很容易造。"
"年轻人还是缺乏实践经验啊。"
各种质疑声在会议室里回荡。
一位年近六旬的老工程师严肃地说:
"周同志,我在兵工厂工作了三十年,深知武器研发之难。
火箭炮不是随便画几张图纸就能造出来的,它需要系统的工艺流程、专业的生产设备和大量的试验数据。
我们现在连最基本的火药配方都没有掌握透彻,谈什么火箭炮?"
"是啊,"另一位技术员附和道,
"就算我们能造出火箭弹,没有精确的系统,打出去也是浪费啊。这种武器只能覆盖打击,精度太差。"
"再说了,"一个戴眼镜的瘦小技术员插嘴道,
"就算技术上可行,生产条件也跟不上啊。我们的工厂设备老旧,工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怎么可能生产出这么复杂的武器?"
周怀安听着这些反对声,心中叹息。
他太了解这些人的想法了——墨守成规,畏首畏尾,总是低估自己的能力。
这正是龙国早期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