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藏兰泽眨了眨眼,他没想到父亲前后思想转变竟然会这么快,前脚还在痛骂顾贼……不行,不能叫顾贼了,是顾大帅……骂顾大帅的军队是没卵子的怂货,后脚就说服了自己归顺夏州。!2,y,u,e¨d\u..-c.o?m!
对于父亲能这么快转换思路,没藏兰泽是很欣慰的,这年头,改换门庭不是什么耻辱的事情。
“兰泽,你现在就派人去求见顾昊,看看他愿不愿意接受没藏氏的投靠。”
“是!”
…………
“有用么?”
无限视角下,凌晨时分,顾昊看到了几百号人从宥州城里钻出来准备袭营,不过他没有提醒,因为一支合格的军队面对敌军夜袭自有应对的方法。
一是严密的轮换哨位,夜间通行需持特制鱼符。
再就是大营外围50步设三重拒马,外围是陷马坑+铁蒺藜,壕沟深深1丈5尺,宽2丈。铁蒺藜每方丈布设7枚,尖端淬毒,拒马枪三重交错排列,间距3尺。
中层是弩手值班塔+移动哨,内层是甲士待命区,甲士均着甲枕戈。
还有相应的声讯标准,梆声三响为警,鼓声五通为集。
就连监听的手段也少不了,在在营寨外围拉设蛛网式铃铛阵,几百步外的马蹄声就能让铃铛响动。-小¨税¢C/M*S* /最?薪?璋,踕^庚_鑫!哙^
定难军对于此种规矩执行的非常严格,顾昊治军也非常严,时不时外出亲自巡视,要是看到哪边布置的的有缺陷,立刻执行军令。
嗖嗖嗖嗖嗖!!
箭矢飞射,大营外围有厮杀声响起,中军的士兵们却睡得很香,只有少数士兵因为厮杀声被惊醒。
应对夜袭的敌军,自然有相应的甲士,不需要他们操心,谁要是敢探头探脑的好奇,轻则呵斥,重则打几个军棍。
谁敢披坚执锐大叫迎敌之类的话,立即处死。
这都是为了防止敌人的夜袭而导致啸营。
许多规矩都是为了在士兵们心中定下一个想法,夜袭没什么可怕的,有相应的人去应对,只要上面没有军令 ,该吃吃,该睡睡。
总之只要按照军令法度去布置,并且执行的人根本不可能被夜袭偷营成功,被夜袭成功的,都是有侥幸心理。
比如淝水之战前秦军,营中不设更鼓,夜惊,大败。
又比如明军夜袭云南元军,元军因未执行"三哨互验"制,导致大营失守。
相似的例子数不胜数。
纵观历史,打仗有时候打的不是军事实力,而是谁的错误犯的少。?艘^嗖·暁`说^徃¢ ¨埂*欣?最,全`
嗖嗖嗖嗖~!!!
拓跋嗣挥舞着马槊拨开一根箭矢,几根箭矢叮叮当当射在他胸口,全部被甲胄挡下来。
他望着远处的敌军大营,又惊又怒,率领两千人,信心满满的一次夜袭,结果屁用没有,仅仅是冲过陷马坑,壕沟就死伤三百多人。
冒着箭雨继续往前冲,遇到了拒马枪,好不容易冲过拒马枪,遇上了己经派兵列阵的敌军,失去了速度的骑兵对上以逸待劳的步兵失去了所有的优势,冲到这里,己经损失了七八百人,拓跋嗣很清楚,今夜只能无功而返,无奈带着剩余的残兵退了回去。
敌人继续衔尾追杀,最后退回城里的不过千人。
这个结果和拓跋嗣预想中的结果完全不一样,本来是夜袭,结果还没靠近敌人就发现了,夜袭变成了强攻送死,一番强攻,两千精兵损失了一半,剩下的人狼狈的逃了回去。
其实出城之前,拓跋嗣己经在心中写好了剧本,在凌晨人最困的时候发动夜袭,敌军大乱,发生啸营,他们趁机一番放火冲杀,敌人士气大跌,没了战意,根本不敢抵抗,全部都拼命的逃跑,最后被他们斩首数千万人,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解除了拓跋氏之危,而他拓跋嗣也声望大增,成了天下首屈一指的名将。
然而现实根本不按照他心里写下的剧本去走,自己率领精兵夜袭,敌人大部分士兵连反应都没有,一个个睡得那叫一个死,仅仅凭借巡守待命的士兵就击退了他们的夜袭。
拓跋嗣也是熟读兵书之人,历史上以精骑夜袭成功的例子也有不少了,就说三国就有张辽逍遥津夜袭,以八百精兵击溃10万吴军,孙权险被生擒。
本朝李愬雪夜袭蔡州,生擒淮西节度使吴元济,首接压制了藩镇割据。
拓跋嗣本以为自己也会和张辽、李愬一样,事实证明,自己好像是个小丑。
宥州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