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轰鸣着冲过检查站。后视镜里,那辆桑塔纳被拦了下来,几个穿制服的人围了上去。
"呼——"李一鸣长舒一口气,"幸好。"
"别放松。"珊珊紧盯着前方,"换条路,连夜开往徐州。"
上海外滩,中国银行门前。
珊珊穿着最正式的职业套装,外交部的证件挂在胸前最显眼的位置。在她身后,李一鸣和鹏飞推着两辆装满国库券的手推车,紧张得满头大汗。
"您好,办理国库券兑付。"珊珊将一叠证件递进窗口。
柜台里的女职员接过一看,眼睛立刻瞪大了:"一千多万?"她警惕地打量着三人,"请稍等,我需要请示主任。"
十分钟后,一个秃顶的中年男子走出来:"吴小姐是吧?我是营业部王主任。这么大额的兑付,我们需要核实国库券真伪,可能需要三到五个工作日。"
"不行。"珊珊斩钉截铁,"我今天就要现金。或者,"她压低声音,"您更希望我联系总行外汇管理局的赵局长?他上周刚和我一起参加完中美金融论坛。"
王主任的额头渗出细密汗珠,他没想到碰上了硬茬子。他再次看了看珊珊的外交部证件,又瞥了眼手推车上的国库券。
"当,当然可以特事特办。"他挤出一个笑容,"只是需要您填几份表格。"
三小时后,珊珊的账户上多了一千零一十二万元。扣除本金和各项费用,净赚三百九十六万。
"成,成功了?"走出银行,李一鸣两腿一软,首接坐在了台阶上。
鹏飞更夸张,抱着路边的梧桐树就开始干呕:"我,我以后再也不要运这么刺激的东西了。"
珊珊望着外滩璀璨的灯火,长长呼出一口气。两世为人,她第一次感受到如此强烈的成就感和安全感。从今天起,她再也不是那个在小巷人家里任人欺凌的小女孩了。
苏州,黄玲家的客厅。
"这是您的本金加利润,一共十二万。"珊珊将存折推到黄玲面前,"宋阿姨的十七万己经打到她账户上了。"
庄超英盯着存折上的数字,手抖得几乎拿不稳:"这...这才半个月..."
珊珊又取出份合同,"这是鹏飞和李一鸣的运输公司股权确认书,各占15%股份。"
鹏飞接过文件,眼眶通红:"珊珊姐...我..."
"别哭,大男人像什么样子。"珊珊笑着揉乱他的头发,转向李一鸣一人三万是你们的辛苦费。"
李一鸣张了张嘴,最终只是重重地点头,眼中满是敬佩与感激。
"珊珊,"黄玲忧心忡忡地问,"你这次闹的动静太大,会不会有麻烦?我听说最近在严打金融投机。"
"放心。"珊珊抿了口茶,"我查过法规,国库券交易己经合法化。再说,"她狡黠地眨眨眼,"我现在可是外交部的人。"
众人大笑,客厅里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只有珊珊知道,这次成功不仅带来财富,更验证了一个重要事实,凭借前世记忆和今生资源,她完全有能力在时代浪潮中抓住每一个机遇。
窗外,早春的苏州飘起细雨。珊珊终于睡了个难得的好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