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被准女婿的笑容晃了一下眼睛,心说这孩子也不像旁人说的那样老成稳重嘛。/s′i,l,u/x-s¨w..-o\r_g\
自己当年与夫人定亲时,可没这么傻吧?
至多就是背着人,偷笑欢呼几次罢了。
哪像这小子,心事藏不住一点儿。
思绪间己踏入正院。贾敏与一双儿女见司徒珩来了,纷纷行礼。
司徒珩快走几步,虚扶三人起身,又对贾敏作揖见礼。
“行了,都是一家人,快进屋坐吧。”林如海看到妻子不大自在的样子颇觉好笑。
随着司徒珩登门的次数越来越多,林家众人对他的了解也越发透彻。
正如皇后娘娘所言,让他做林家的上门女婿,他恐怕也是极愿意的。
贾敏看他自然也愈发满意,但在下人面前,还是要礼数周全才好。
“殿下先请。”贾敏侧身笑道。
司徒珩略一点头,迈步进了正堂。
许是因为黛玉畏寒,屋内己烧了地龙,迎面一股暖烘烘的气流,夹杂着瓜果鲜花的香气,闻之沁人心脾。
众人落座后,司徒珩取出一副卷轴,递给林如海夫妇,“这是小婿书写的婚书,请岳父岳母过目。”
那卷轴以丝绸为面,内附宣纸,展开后,一阵墨香萦绕鼻尖。
宣纸上的字迹工整而庄重,一笔一划都可见书写之人的谨慎用心。?aμ优?÷?品??小·±说^?网D} ?&?追¨最[新??`章?节!&
内容更是对黛玉极尽溢美之词,赞她“品性高洁、知书达理、秀外慧中、宜室宜家”,又毫不吝啬地表明了钦慕之情,惟愿“永结同心、白首不离、共盟鸳誓”。
右下角不仅有司徒珩的签名,还有帝后的玉玺、凤印。
林如海看了一遍,既觉牙酸,又忍不住笑眯了眼。
“玉儿,你也瞧瞧,你不点头,为父可不敢签字啊。”他故意打趣女儿。
司徒珩闻言,双眼满含希冀地望向黛玉。
“我也要看!”林暄凑到姐姐身旁。
“跟你姐夫学学,将来说不定能用的上。”贾敏意有所指地说。
司徒珩却只听见了“你姐夫”三个字,心里头美滋滋的。
这还是黛玉头一次见到正式的婚书,她虽瞧的认真,缩在袖子里的左手,却紧紧揉着帕子。
殊不知,她微红的脸颊、亮晶晶的眼神己先一步泄露了心事,不等她张口,林如海与贾敏对视一眼,都无声笑了,随即扬声吩咐道,“来人,预备笔墨!”
林如海夫妻两个都是喜爱读书之人,卧房东侧便是小书房,很快就有丫鬟送来了湖笔砚台。
林如海、贾敏先后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黛玉也忍着羞涩,在司徒珩的名字旁,写下了“林黛玉”三字。??;2×?8)?+看2书@÷ˉ网? ¤?最2新?章?节×更?#新2)快`
待墨迹晾干,郑重地收起婚书,黛玉不禁悄悄舒了一口气,方才,似乎有只调皮的兔子,险些从她的心口跳了出来。
办完了正事,司徒珩询问贾敏,“十六那日岳母可有空闲?我想请您和玉儿同去永昭寺赏梅。”当然,没忘记说明,忠顺王妃与嘉悦郡主也会去。
贾敏岂能不知自家女婿的醉翁之意,正巧她也想为贾母点一盏长明灯,便欣然点头。
永昭寺乃皇家寺庙,香火鼎盛,不但达官贵人常去求神还愿,寻常百姓也贡献了不少香火钱。
也就意味着,林家母女的孝心无需刻意宣扬,便会人尽皆知。
贾敏的打算并非无的放矢,如今林如海身居高位,黛玉所要嫁的人又是与二皇子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外头有数不清的人盯着林家呢,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成为旁人攻讦林家的把柄。
贾家的败落是罪有应得、咎由自取,但若是贾母才死,林家就表现出人走茶凉的态度来,便会有人觉得贾敏冷血无情,从而质疑黛玉的教养。
所以在贾家被抄家之后,贾敏时常派人前去帮忙,且不间断的给贾母请医送药,为的就是一个仁孝的美名。
同样的,在贾母逝世一周年内,贾敏也会时不时地“怀念”一番。
———
十六日清晨。
司徒珩到林府接上贾敏、黛玉,很快又和忠顺王府的车驾汇合,浩浩荡荡往城西而去。
永昭寺就坐落于京城西边的雁鸣山上,占地广阔,靠近山门处有数十处供奉神像的佛殿,中间则是做法事、讲佛经的场所,后院禅房林立,可供香客休憩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