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清穿同人]清穿咸鱼宜妃的卷崽日常 > 第98章完结

第98章完结

胤祺和胤祐齐齐点头,还种了洋芋呢。¢叁¢叭!看′书^旺/ ?庚+鑫,嶵^全`

“那百姓为了填饱肚子为什么只种水稻和小麦呢?”郭宜反问道。

“为什么呢?”胤祐好奇道。

“是他们不想种吗?”胤祺也问道。

“不是哦,想想咱们在种洋芋之前也不知道它能种了吃对吧,所以可能百姓根本就不知道洋芋种了可以吃,再者他们或许根本就不知道有洋芋那种东西,”郭宜说道,古代的消息渠道没有现代那么发达,农作物的推广没有朝廷插手,很难传播开。

“那我们告诉他们就可以了啊,他们就可以种洋芋,就不会饿肚子了。”胤祺说道,他现在就想把洋芋都给百姓,让他们不要饿肚子。

“他们知道了,也不一定愿意种……”

胤祺急了,“为什么不愿意啊?他们不是饿肚子吗?”

“假如你从来不知道洋芋,额娘告诉你种了洋芋就可以不饿肚子了,你会相信吗?”郭宜问道。

胤祺点头,胤祐也跟着点点头。.嗖¨嗖.小¨税_王′ ~耕¨鑫?最^全?

啧,不按套路出牌啊。

郭宜只好继续说道:“所以呢,就需要他们认为很权威很有代表性的人来告诉他们种洋芋就可以不用挨饿了。”

“那要是他们还不相信呢?”胤祐问道。

“那就是需要朝廷想办法啦,比如说种洋芋的人家减赋啊,还有收成的时候收了几何数量洋芋补贴几何的稻谷。”郭宜说道。

“所以都是朝廷的问题啦,朝廷没有告诉他们种洋芋就可以不挨饿了,也没有想办法让他们去种洋芋。”胤祺总结道,“是不是这样的啊?”

“胤祺真棒,朝廷大臣的俸禄都是老百姓一米一粟积攒的,百姓就是朝廷的衣食父母,为君者,为官者,还有你们,都要为了百姓们解决实际问题。”郭宜说道。

她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是个只会拎着蝈蝈溜大街的混子,能为百姓们做点实事最好不过了,不说名留青史,有所建树之后,未来新帝登基总能有一席之地。

“那儿臣以后好好研究如何种洋芋。¨3¢8+k+a·n+s\h·u′.*n!e\t-”胤祺握着小拳头说道。

胤祐也神色坚定,“儿臣也是。”

“真乖。”郭宜开心道,卷崽不易啊,终于是卷出点成绩了,再接再厉,“也不要只看着洋芋,我们大清朝地大物博,说不定还有其他的高产量的作物还未被发现呢?”

“也是哦。”胤祺沉思着点点头,“那要怎么发现呢?”

“最快的方法就是你汗阿玛下一道指令,让所有的地方调查当地的作物种类、产量、如何打理,然后汇报过来,由懂种植的人判断这个作物如何,种植方式对不对,如果是你呢?”

郭宜卖了个关子,急得胤祺连连去扯她的袖子,“快告诉我,我要怎么做啊?”

“你玛嬷不是正在去五台山的路上吗?你可以写信请求她帮你寻找一些作物的种子,咱们种一下试试看啊。”郭宜说道,这样也可以给皇太后找点事情,分散她的注意力。

“对啊,我现在就去给玛嬷写信,让她帮我找找看。”胤祺兴奋极了。

郭宜又说道:“不止要种子,这些作物的种植方法也要附过来,不然作物可能就长不好。”

“对,刘公公说额娘宫中的洋芋种的晚了,结的果子就没有御花园的大,还有施肥也很重要。”胤祺连连点头,脸上写满了“这道题我会”的骄傲喜色。

“是的,就是这样。”啊,儿崽聪明了,自己可以省好些事情了,郭宜松了口气,就是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做大清江山的接班人,但是要做大清江山的奠基人,“你不止是阿玛额娘的儿子,更是我们大清的阿哥,日后万事当以大清为重,江山在,才有百代兴,百姓安,才有家国旺……”

“皇上,这文房四宝还送不送?”站在圆月门侧的梁九功小声提醒道。

康熙如梦初醒,才想起来他是送东西的,刚回了乾清宫,内库把文房四宝送过来,他想着借送东西的名义来宜妃这里,再蹭点洋芋吃,却万万没有想到听到这么一番对话。

这话说到他的心坎里面去了,宜妃教子,从来不是让他们如何去讨好他,更愿意他们为大清千秋百代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一点,就只得他高看几眼。

“走吧,不要打扰别人,宜妃的话,你们听到了就憋在心中,不可外传。”康熙转身离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