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看书

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一看书 > 穿书女摘桃子?重生后我换个男主 > 第179章 董寒苏背后的势力

第179章 董寒苏背后的势力

今日之前,太子从未逾矩,除了指点她书法,对她与对其他人,并无不同。′E~Z+小?说-网^ !最\新-章.节`更·新?快~

是什么引起了他的改变?

牛痘接种?

纪徵的预知梦?

天花?

他有什么目的?

他是不是以为,她像纪徵预知梦里那样傻,随便耍些小手段就能骗取她的心,然后哄她主动说出预知梦,助他成事?

董寒苏猜不透他的心思。

但她感觉,这可能,是一个机会。

也许,是唯一的机会。

董寒苏脸颊滚烫,既因为羞涩,也因为激动。

太子和五皇子都答应帮董家翻案,可没有承诺什么时候去办。

她想要加快时间,就必须做些什么。

太子和五皇子不会为了董家而冒险,正如天上不会掉馅饼。

有恩还不够,她得给自己加筹码,还得有情。

就像前世的纪徵和乔相思,两人生了情,跟着了魔似的,纪徵为了乔相思抛弃、背叛她,乔相思为了纪徵,违抗圣旨赐婚。

可是,如何让太子喜欢她,生出情意呢?

董寒苏沮丧。

她这张脸美则美矣,可惜太子见惯美人,要真见色起意,早把她要到东宫去了。*三}\叶??屋(? =已ˉˉ÷发{?布e°最|Dt新?o~章·节?

从前,她没想过攀附太子,是因为太子看起来就是个城府深沉的,肯定是块难啃的骨头,没有纪衢好哄。

结果却与她的预料完全相反。

纪衢爱上别人,反而是太子,疑似对她有兴趣。

后悔的念头一闪而过,董寒苏把这些负面情绪抛到脑后,积极思索勾搭太子的可行性。

她见识过后宫妃嫔无数勾引皇帝的手段,可那些手段,模仿来,估摸也是无用。

太子和纪衢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二人偶尔提到一两句后宫争宠,都是不屑的表情。

那些手段,连纪衢都能轻易看穿,更何况是太子。

董寒苏自觉见识浅薄,简单粗暴地把男子的情意分为两类,一类是女子有令他流连忘返的容貌,另一类是女子有令他觊觎的权势。

董寒苏显然早就被判定,没有前者,那么后者呢?

她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只琢磨如何让上位者,如皇帝、太子、五皇子这些人,为她祖父伸冤。

这些年在文心殿听先生讲课,眼界方才更开阔了。

大雍朝的大臣们,无论私生活怎样,但面上都讲究“气节”二字。@′咸°/2鱼a看±书?网{{t _更%新_¤μ最;全+?D

文臣死谏,武将死战。

她祖父董则明,曾经有过三次撞柱死谏的经历。

头一回叫他撞成功了,险些撞碎头盖骨,休养两年,方才重返朝堂。

或许是死过一回,她祖父大概觉得命是捡回来的,后面越发没有顾忌,又撞了两回盘龙柱。

是皇帝暗中下了命令,让两个年轻的御史盯着他,一旦他要撞柱,就死活把他拦下来,才没有让他撞成功。

董寒苏听父亲讲过,祖父重回朝堂后,就成了朝臣标杆、文臣领袖,尤其是御史台的大人们,个个以他马首是瞻,以死谏为荣,以参死佞臣贪官为荣,毕生最高追求便是青史留名。

那些年,董御史在朝堂上风光无限,在京城风头无两。

贪官污吏见了他,恨得牙痒痒,却只能像耗子见了猫似的,躲着他走。

董寒苏一首觉得,祖父是孤臣,董家根本没有势力,没有人会帮她为祖父翻案。

但其实,有。

董家有舆论势力,朝中定然有许多大臣知晓祖父是冤枉的,但皇上不提翻案,他们也不敢为祖父发声。

一旦祖父的案子浮出水面,定有许多人站出来援手。

御史台当属第二势力。

她询问过纪衢,祖父当初带领的御史台,大部分人还是御史,少数去了六部和外放。

而且,她大伯父虽然没有进入朝堂为官,却是董家祖籍一家书院的先生,教出的学生有不少己科举入仕。

这三股势力,可以总结为,清流势力。

若她能给太子带去这一股势力,太子会心动吗?

皇帝压制太子,戒备太子,绝无可能给他兵权,那么,掌握这股文臣势力,掌控朝廷舆论,稳固东宫地位,几乎是太子唯一可选择的路子。

董寒苏盘点清楚这些,猛地呼出一口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