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走了过来,两人警惕地检查了货车周围,确认没有丧尸残骸,才松了口气。“这真是意外之喜。”马风宇笑着说,“本来以为得扛着木头往回走,这下省事了。”
陈鑫的目光落在驾驶室的仪表盘上,那里放着一本送货单,纸页被风吹得微微翻动。他拿起来一看,上面写着“青牧山建材市场”,送货日期是末世爆发前三天。“原来这车木头,本来是要送到青牧山的。”他笑了笑,“绕了一圈,还是到了咱们手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时敬发也笑了:“这叫天意。”他走到车斗边,用刀划开一根绳索,抽出一根松木掂量了一下,“都是好料,没虫蛀,没开裂,比咱们之前找到的杂木强多了。”
太阳渐渐升高,穿过厂区的烟雾,在货车上投下斑驳的光斑。众人围着货车,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刚才大战尸群的疲惫仿佛被这意外的收获冲淡了,取而代之的是对未来的期待。
“先别高兴太早。”陈鑫拍了拍手,让大家安静,“杨振平,你和王天凯先把车斗里的木头固定好,别路上掉下来;马风宇,你和李根生去厂区找找有没有备用的柴油,给货车加上;王二牛,你跟我去看看那台传送带,能不能拆点零件,给老周修车间用。”
“好嘞!”众人齐声应和,立刻行动起来。
杨振平和王天凯找来更粗的钢丝绳,将原木重新捆扎,每一道绳结都拧得死死的,杨振平还用锤子砸了砸,确保万无一失。马风宇和李根生在厂区的油库里找到了两桶柴油,虽然有点沉淀,过滤一下还能用,两人费力地搬到货车旁,准备加油。王二牛跟着陈鑫,在传送带的电机上拆了几个能用的齿轮和轴承,小心翼翼地放进麻袋里。
时敬发则爬上货车,坐在驾驶室里,试着再次转动钥匙。这次,发动机“突突”地响了几声,虽然没启动起来,却比刚才多了几分生气。“有戏!”他兴奋地喊,“等加了油,再让老周清理一下化油器,肯定能开!”
这样吧,陈鑫向时敬发说到,“小时,你现在就开着车接老周过来,我们在这里等你”
中午时分,厂区里的木头已经清点完毕。除了货车上的三十根大料,还有堆在空地上的五十多根中小原木,足够青牧农场用上很久。陈鑫让大家先休息,吃点干粮,等下午老周从农场赶来,检查完货车再决定怎么运回去。
杨振平靠在货车的轮胎上,啃着玉米饼,看着满车的木头,笑得合不拢嘴。“这下好了,铁柱的拐杖能做个最结实的,保证他能用一辈子。”
“不止呢。”陈鑫坐在他身边,也拿起块饼,“还能给大家做新的床板,搭个晾谷架,冬天来了,再用木板把宿舍的窗户封上,暖和。”
远处的王二牛正和李根生比谁扔木楔扔得远,笑声在空旷的厂区里回荡。时敬发靠在车头上,擦拭着他的复合弓,阳光照在他左臂的伤疤上,却没那么刺眼了。
木材厂的焦糊味还没散尽,但此刻,这片经历过烈焰洗礼的土地上,已经开始弥漫起新的气息——那是收获的喜悦,是对未来的憧憬,是青牧农场在末世里扎下更深根系的声音。
陈鑫望着货车上整齐的原木,心里清楚,这辆满载木头的货车,不仅仅是解决了农场的木材短缺,更像是一个信号:只要他们不放弃,不退缩,总能在绝境里找到生机,总能让这个小小的家园,在风雨飘摇的末世里,一步步变得更坚实,更温暖。
午后的风穿过厂区,吹动了驾驶室里的蓝色工装,像一面小小的旗帜,在阳光下轻轻摇曳。老周的摩托车声已经从远处传来,带着修货车的工具,也带着农场的期待,正朝着这片充满希望的余烬,慢慢靠近。
喜欢末世集结号:d市生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