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吃掉小虾米手里的股票!资本圈就是这样,
有钱的人会越来越有钱。
这是因为资本掌握了话语权。
“明白了。”
马世民三个人都很清楚陆尘的举动,
对于一个资金充足的大股东来说,
自然会选择强行配股来增加自己的持股比例。
而对港灯来说,
两次配股能让他们获得充足的资金去拓展业务。
马世民接着汇报:“老板,目前会徳丰的债务己经控制住了,我看了之前的报告,会徳丰确实应该转向地产为主。”
要做地产商有两个条件,
一是能拿到钱,
二是手里有地皮。
钱好办,
本港银行这么多,融资渠道也多,
只要手里有筹码,肯定能筹到钱。
最难的是地皮!
为什么长江实业、新世界能在众多地产公司中脱颖而出,成为西大财团之一?
原因很简单,
就是在73年股灾的时候别人抛售,他们却趁机低价买下大量地皮!
比如长江实业,
短短十年间,他们的地皮储备就追上了置地!
手里有地,心里才不慌,
所以长江实业才能迅速崛起,成为大地产商!
为什么80年代又掀起了收购洋行的热潮?
当然是因为这些洋行手里握着不少地皮。
本港的洋行,要么是二十世纪初成立的,
要么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成立的,
那时候本港才几十万人。
这些洋行建仓库、宿舍、修理厂、船坞等,
占用了大量黄金地段的地皮。
比如包船王在登陆第一战的目标就是九龙仓,
他们在尖沙咀拥有大量地皮!
正是由于拿到了这些地皮,
包船王才能顺利转型做地产、收租。
会徳丰也一样,
原本是做航运的,
在本港有很多仓库、船坞和宿舍。
现在把这些地方拆了,就能盖楼!
如果没这个前提,
陆尘怎么会把会徳丰的主业转向地产?
“这方面你有经验,就由你来负责。”
陆尘说,“我再讲讲我的看法。”
马世民立刻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
黄世同一看,
这家伙肯定得到了陆先生的信任。
“相江、九龙、新九龙、荃湾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28479人,
而新界的人口密度只有每平方公里792人。”
“相江正府势必会对本港的功能区进行重新规划。”
“像会徳丰、华人置业这样的公司,
除了继续发展相江地区外,也要开始关注新界的开发。”
长实真正赚钱的几个项目都是屋村,
交易金额动不动就是上百亿,
而且全部都在新界。
以后在新界住,去相江、九龙上班消费,会成为主流。
陆尘正是看准了这一点,
才对陆太公提议的丁屋大厦感兴趣,
还让胡志勇去收购农田和换地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