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这个比例来看,
28亿的坏账确实让人震惊。
一方面是因为81年股灾的影响,
另一方面当然是银行内部出了问题。
“原来的人给他们挂个空头职位,但不能给实权。”
陆尘说:“根子都烂了,我们得重新开始。”
“明白。”
陈涛涛也是这么想的,
他说:“现在市场稍微恢复了一点,我打算好好整顿一下银行的业务,重新调整结构。”
陈涛涛能被华尔街派来负责相江的万通银行,
自然是有本事的。
陆尘笑了笑:“好,不过陈总,我觉得还有一种方法可以提振海外信托银行的士气和影响力。”
陈涛涛眼睛一亮,
接着惊讶地问:“老板,你该不会是想通过增资扩股,然后收购其他银行吧?”
“哈哈哈,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没错!
陆尘就是这个意思!
1981年的股市暴跌让很多银行都受到了重创,
形势非常严峻,
要不是这样,张明添也不会被叶庄龄骗了,
搞出那个支票轮的把戏。
就连海外信托银行也有些撑不住了,
更别说那些小银行了。
要知道,
之前相江对银行的监管几乎为零,
注册条件也非常宽松。
正因为如此,
相江才会冒出这么多银号和银行,
也才有机会成为金融中心。
虽然银行本质上是中间商,
但它们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是很大的。
“友联、永安、康年、嘉华、新鸿基……”
陆尘这段时间也没闲着,
他一首在关注新闻和行业动态。
现在,
很多银行都受到了冲击,
坏账堆积如山,
摇摇欲坠。
但这些银行自己却不知道,
它们正处在黎明前的嘿暗中,
只要熬过去,就能迎来新的天地。
比如说陆尘刚刚提到的这些银行,
都是相江的老牌银行,
规模都不大,
也就十几家分行,
至于坏账嘛,
少的有一两亿,多的五六个亿……
其实坏账这东西还得看行情,
行情差的时候,
大家恨不得把一块钱掰成两块钱花,
坏账就特别严重。
但行情好的时候,
坏账根本不算什么。
“我估计最多拿出八亿来增资扩股,
就能把这些银行拿下来,
然后合并重组,
海外信托银行就能成为相江名副其实的第三大银行。!6¢吆·墈+书!惘, ¢罪*鑫~彰·节?庚-芯·筷_”
如果仔细算的话,
应该是第二大银行。
因为现在排在第二的是恒生银行,
其实背后是汇丰。
陈涛涛忍不住说:“老板,这会不会太激进了点?”
“这些银行本来就有坏账。”
陆尘哈哈一笑:“要是没有坏账,我们怎么收购他们?”
“陈总,听我的。”
陆尘很有信心地说:
“一个人要成功,靠的是命、运和抽水。”
命就是大环境!
之前几年,
相江经济不好,
地产和股市都在下跌,
没人愿意贷款,
还款意愿也不强,
所以银行坏账一下子爆增。
这也让很多银行西处借钱,
拆东墙补西墙,
最后有56.5%的银行都倒闭了。
但市场现在己经开始回暖了,
它们却死在了黎明之前。
陆尘觉得现在正是大举收购银行的好时机,而且手里银行越多,他能招募的死士也就越多。对他来说,这可是个一箭多雕的好事。
56.5%
陈涛涛觉得这样做有点太急了,他劝说道:“老板,我觉得收购恒隆还是有点冒进。”
“其实,有这两家银行在手,你在相江的影响力己经很大了。”
“涛涛。”
陆尘语气温和地说:“我知道你认为我是在冒险,觉得我在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