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军令状,若秦赵联手未能破燕,你需以首级谢罪。”
甘罗手里的木杖“啪”地掉在沙盘上。
阿楚彻底慌了,这已经不是剧透,是直接念剧本了。
她正要开口打断,却见甘罗忽然笑了,那笑容里竟有几分释然:“原来天下真有知己。”
他从袖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竹简:“这是我昨夜写的绝笔书,若是此行失败,便劳烦二位替我转交家人。”
阿楚和晏辰面面相觑。
他们一直以为甘罗的成功是必然,却忘了每个传奇背后,都藏着孤注一掷的勇气。
这时,外面传来侍从的通报:“大人,秦王召见。”
甘罗深吸一口气,将绝笔书重新藏好,整理了一下衣襟。
“二位,”他走到门口时忽然转身,“若我能活着回来,想听听你们家乡的故事。”
阿楚看着他挺直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忽然鼻子一酸。
“晏辰,”她拉了拉他的衣袖,“我们是不是做错了?”
晏辰握住她的手,掌心温热:“至少让他知道,有人懂他的险棋。”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沙盘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阿楚忽然发现,沙盘角落里刻着一个极小的“燕”字。
原来,甘罗早就留了后路。
所谓的十二岁上卿,从来都不是靠运气。
空气中飘着一股淡淡的墨香,混杂着松烟和某种不知名的香料味道。
阿楚揉了揉眼睛,发现自己正坐在一张雕花木桌前,桌上摊着一张宣纸,旁边砚台里的墨汁还冒着热气。
“看来我们赶上王羲之的下午茶时间了,”晏辰的声音从对面传来,他正拿着一支毛笔研究,“这狼毫笔的做工,比现代工艺品讲究多了。”
阿楚探头去看,果然见一个青年正对着一幅字凝神思索,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在嘴边摩挲。
“来了来了,吃墨名场面要开始了,”阿楚拿出手机调静音,“我得录下来,回去给我那学书法的小侄女开开眼。”
晏辰敲了敲她的手背:“别闹,小心扰乱剧情。”
话虽如此,他自己也悄悄打开了手机摄像头。
那青年正是王羲之,他此刻完全沉浸在书法的世界里,连侍女端来点心都没察觉。
阿楚看着那碟刚出炉的芝麻糕,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古代的糕点不知道有没有添加剂,看起来挺健康的。”
“想吃?”晏辰挑眉,“要不我们去跟王大书法家讨一块?”
“算了吧,”阿楚摆摆手,“我可不想成为‘王羲之因陌生人搭讪分心错失吃墨’的历史转折点。”
正说着,王羲之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抓起笔在纸上疾书,写得兴起,竟顺手拿起砚台边的“点心”往嘴里送。
阿楚捂住嘴才没笑出声来。
那分明是一块墨锭,黑漆漆的,跟芝麻糕差了十万八千里。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啊,”晏辰低声调侃,“这玩意儿补钙吗?”
王羲之嚼了两下,忽然皱起眉头,似乎察觉到味道不对。
阿楚心里咯噔一下,不会吧,他们的吐槽被听见了?
就在这时,一个小书童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先生,不好了,吏部侍郎派人来催您的帖子了!”
王羲之这才回过神,茫然地看着自己满是墨汁的手指:“我刚才吃了什么?”
书童瞪大了眼睛:“先生,您把墨锭当糕点吃了啊!”
王羲之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漱口,却已经满嘴乌黑。
阿楚和晏辰在一旁憋笑憋得肩膀发抖。
“看来专注力太强也不是好事,”阿楚拿出纸巾递过去,“王先生,擦擦嘴吧。”
王羲之接过纸巾,显然没见过这种雪白柔软的东西,好奇地翻来覆去看。
“这是……西域的贡品?”他疑惑地问。
“算是吧,”晏辰打哈哈,“我们是做丝绸生意的,顺带卖些新奇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