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果然像故事里说的那样,跟着邻居家的孩子一起模仿大人哭丧、下葬的仪式,玩得不亦乐乎。
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叹了口气,“不行,这里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阿楚看着孟母担忧的神情,有些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孟母这眼光,确实独到。”
晏辰点点头,“环境对人的影响太大了,尤其是小孩子,模仿能力太强了。”
没过多久,孟母就带着孟子搬到了一个集市旁边。
本以为这里会好一些,没想到孟子又开始模仿商贩叫卖、讨价还价的样子,学得有模有样。
孟母看了,眉头皱得更紧了,“这里也不行,不利于我的孩子成长。”
阿楚忍不住小声对晏辰说:“孟子这适应能力也太强了,到哪学哪,要是放在现代,绝对是个演技派。”
晏辰低声回应:“所以说孟母有远见啊,知道什么环境对孩子才是最好的。”
这次,孟母没有犹豫太久,很快就带着孟子搬到了一所学校旁边。
这里的氛围完全不一样了,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老师们讲学的声音,都让人觉得很安心。
孟子也受到了感染,开始跟着学生们一起读书、行礼,变得懂事了很多。
孟母看到后,欣慰地笑了,“这才是适合我的孩子居住的地方。”
阿楚激动地拉着晏辰的手,“太好了!终于安定下来了,孟母太不容易了。”
晏辰也笑了,“这就是经典的力量,无论过多少年,这个故事都能给我们启发。”
就在这时,他们看到一个穿着长衫的老先生走了过来,对着孟母拱了拱手,“孟夫人,我看令郎聪慧过人,不如让他来我学堂读书吧?”
孟母喜出望外,连忙道谢,“多谢先生厚爱,那真是太好了。”
阿楚和晏辰在一旁看得比当事人还激动。
“来了来了!孟子要上学了!”阿楚兴奋地说。
晏辰也点点头,“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知识改变命运啊。”
他们看着孟子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地跟着老先生走进学堂,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说真的,孟母这三迁,看似简单,其实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啊,”阿楚感慨道,“换作是我,可能早就放弃了。”
晏辰握住她的手,“所以她才被后人传颂啊,这种为了孩子不辞辛劳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阿楚靠在晏辰的肩膀上,“要是我们以后有孩子了,你会不会也像孟母一样,为了孩子的教育这么拼啊?”
晏辰刮了下她的鼻子,“那是必须的,不过我们可以借鉴孟母的经验,但也不能盲从,得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方式。”
阿楚笑着点点头,“嗯!有道理!”
就在他们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中时,一阵风吹过,周围的景象开始变得模糊。
“看来又要走了,”阿楚有些不舍地看着学堂的方向,“还没看孟子成为一代大儒呢。精武小说罔 庚歆罪全”
晏辰轻轻拍了拍她的背,“留点遗憾也好,这样才会念念不忘啊。”
随着一阵眩晕,他们的身影又一次消失了。
当阿楚和晏辰再次恢复意识时,发现自己站在一片广袤的田野里,远处有一条蜿蜒的河流,河边有几个女子在浣纱。
“这是哪儿啊?”阿楚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四处张望。
晏辰拿出手机,发现还是没信号,无奈地叹了口气,“不知道,不过这风景倒是挺美的。”
就在这时,他们看到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年轻人,正牵着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神情有些落寞。
年轻人时不时地抬头望向天空,眼神里充满了向往。
阿楚突然“啊”了一声,“晏辰,你看那个男的,还有那头牛,是不是很眼熟?”
晏辰仔细一看,恍然大悟,“《牛郎织女》!这是牛郎啊!”
阿楚激动地跳了起来,“天哪!是我最喜欢的神话故事之一!织女呢?织女在哪?”
晏辰指了指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