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死在了战场上,只有塞翁的儿子因为腿断了,没被征走,保住了一条命。
周围的人又开始感叹:“塞翁真是有福气啊,儿子虽然腿断了,但保住了命,这可真是‘焉知非福’啊。”
阿楚和晏辰站在远处,看着这一切,心里五味杂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阿楚问。
“告诉我们,人生充满了变数,福祸相依,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晏辰说,“重要的是我们怎么看待这些变数,怎么去面对它们。”
阿楚点点头:“是啊,就像塞翁一样,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能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两人正说着,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鬼鬼祟祟地在村口张望。
“那不是《买椟还珠》里的那个郑国人吗?”阿楚眼睛一亮,“他怎么会在这里?”
晏辰笑了笑:“看来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就是《买椟还珠》的故事发生地了。”
阿楚兴奋地说:“走,去看看那个傻小子,到底是怎么做出买椟还珠这种事的。”
两人朝着那个郑国人的方向走去,心里充满了期待。
他们跟着那个郑国人,来到了一个集市。
集市上热闹非凡,卖什么的都有。
郑国人径直走到一个卖珠宝的摊位前,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一个装珠宝的木匣子。
那个木匣子做得十分精美,上面雕刻着精致的花纹,还镶嵌着一些小小的宝石,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这就是那个装珍珠的匣子吧,”阿楚小声说,“确实挺好看的,不过再好看也不能只买匣子,不买珍珠啊。”
晏辰点点头,目光却落在摊主身上。
那个摊主是个中年男人,贼眉鼠眼的,看起来不像个好人。
他看到郑国人盯着木匣子,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这位先生,好眼光啊,”摊主热情地招呼道,“这个匣子可是用上好的木料做的,上面的花纹是我亲手雕刻的,还特意用香料熏过,香气持久,用来装珠宝最合适不过了。”
郑国人点点头,拿起木匣子,翻来覆去地看,越看越喜欢。
“这里面的珍珠也不错,”摊主指了指匣子里的珍珠,“是上等的南海珍珠,圆润饱满,光彩照人。”
郑国人却像是没听到一样,只盯着木匣子:“这个匣子多少钱?”
摊主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这个匣子和里面的珍珠是一套的,一起卖,五十金。”
郑国人想都没想:“行,我买了。”
他付了钱,拿起匣子,把里面的珍珠倒出来,还给摊主:“珍珠我不要了,我只要这个匣子。”
摊主显然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做,愣了一下,随即接过珍珠,强忍着笑意说:“好,好,先生真是爽快。”
周围的人都看傻了,纷纷议论起来。
“这人是不是傻啊?放着好好的珍珠不要,只要一个匣子。”
“就是,这珍珠可比匣子值钱多了。”
“我看他是被匣子的外表迷惑了,不知道里面的珍珠才是宝贝。”
郑国人却毫不在意,拿着匣子,兴高采烈地走了。
阿楚看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真是搞不懂他,放着珍珠不要,只要个匣子,难怪会成为千古笑柄。”
晏辰却若有所思地看着摊主:“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怎么不简单了?”阿楚好奇地问。
“你看那个摊主的表情,”晏辰说,“他好像早就料到郑国人会这么做一样,一点都不惊讶,反而像是得逞了一样。”
阿楚仔细回想了一下,点点头:“好像是有点,那你觉得这是怎么回事?”
“我怀疑,那个珍珠是假的,”晏辰压低声音,“摊主故意把匣子做得很精美,就是为了吸引顾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忽略珍珠的真假,郑国人可能看出来珍珠是假的,所以才只要匣子。”
阿楚愣住了:“不会吧?这可是经典故事,怎么会有这种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