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吧?我们明明是来解释清楚的。”
就在这时,一个路过的老者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走了过来。
阿楚眼睛一亮,拉了拉晏辰:“是那个劝他的智者!”
老者果然对着杞人说道:“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无处不在,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在这气体之中,为何要担心它会塌下来呢?”
阿楚和晏辰在旁边悄悄跟着说,激动得不行。
“就是就是,”阿楚小声附和,“这才是正解嘛。”
杞人却反驳道:“如果天是气体,那日月星辰挂在上面,不会掉下来吗?”
老者回答:“日月星辰,也不过是气体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有什么伤害。”
杞人又问:“那地陷下去怎么办?”
老者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方,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都在这土块之上,为何要担心它会陷下去呢?”
阿楚兴奋地对晏辰说:“经典台词啊!一字不差!”
晏辰也点点头,看得出来他也很激动。
然而,那杞人听了老者的话,并没有像故事里说的那样恍然大悟,反而皱着眉头,沉思了许久。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开口:“先生所言,看似有理,但老夫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老者和阿楚、晏辰都愣住了。
这剧情,好像有点不一样了?
杞人继续说道:“气体?土块?那为何有时候会打雷闪电?为何会有地震山摇?这难道不是天和地在警告我们吗?”
老者一时语塞,似乎也被问住了。
阿楚眨了眨眼,对晏辰说:“哎,他好像说得……有点道理?”
晏辰也若有所思:“看来这个杞人,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杞人忧天,他可能真的发现了什么。”
杞人看老者不说话,又转向阿楚和晏辰:“你们两个远方来的旅人,见多识广,你们说,这打雷闪电,地震山摇,是不是天塌地陷的前兆?”
阿楚刚想开口用科学原理解释,却被晏辰拉住了。
晏辰对杞人说:“先生观察得很仔细,这些自然现象,确实值得研究,但要说它们是天塌地陷的前兆,恐怕未必。”
“那是什么?”杞人追问。
“或许,只是天地自身的一种……活动?”晏辰斟酌着用词,“就像人会呼吸、会动一样,天地也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
杞人沉默了,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阿楚突然想起了什么,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地球仪,递给杞人。
“大叔,你看这个,这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像一个球一样,天是包围着它的,不会塌下来,地也很稳固。”
杞人接过地球仪,看着上面花花绿绿的图案,还有那个能转动的轴,一脸茫然。
“这是什么奇物?上面这些纹路是什么意思?”
“这是地图,”阿楚耐心解释,“蓝色的是海,绿色和黄色的是陆地。”
杞人研究了半天,还是摇了摇头:“老夫愚钝,实在看不懂。”
他把地球仪还给阿楚,叹了口气:“罢了,或许是老夫太过执着了,但有些事情,你们年轻人,还是多留意一些为好。”
说完,他便摇着头,心事重重地离开了。
老者也对着他们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阿楚看着杞人的背影,有些失落:“我们还是没能改变他的想法。”
晏辰却若有所思:“你不觉得,这个杞人,好像知道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吗?”
“什么意思?”
“他对天和地的担忧,似乎并不是空穴来风,”晏辰分析道,“他提到的打雷闪电、地震山摇,也许真的有什么异常。”
阿楚想了想,说:“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有点奇怪了。按说故事里,他听了智者的话就该释怀了,可他没有。”
“也许,这个世界的《杞人忧天》,背后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晏辰的眼神变得深邃起